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北宋帝国兴亡史> 第71章 龟缩自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龟缩自守(1 / 2)

说完了民间有关杨业和杨家将的话题,现在我们还是把目光转回到正史。

雍熙北伐虽然东路军遭遇惨败,但西路军其实本可以做到全身而退,可赵光义的一道将百姓内迁的命令最终让西路军的副帅杨业殒命,西路军的主帅潘美因此被连降三级,监军王侁更是被充军发配。如此一来,西路军全军上下也落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宋朝此次北伐可以说是输了个底朝天。

处罚了潘美和王侁之后,东路军的大小将领自然也别想跑。首先提出要将他们进行严厉惩处的是河北大名府(未来的北宋四京之一的北京)知府赵昌言,他在给赵光义的奏疏中建议直接将造成近十万大军惨死的曹彬等人斩首示众。等到曹彬等人回到开封,赵光义下令将他们先行收押,然后让翰林学士贾黄中、右谏议大夫雷德骧等人对这些人进行联合会审。

几天之后,贾黄中呈上了会审的结果和处理建议:曹彬、郭守文、傅潜违反皇命致使数万将士死亡,斩;米信、崔彦进不听主帅号令擅自行动,斩;杜彦圭后勤保障不力、军纪不整致使所部溃散,斩;蔡玉畏敌惧战,弃军先逃,斩;陈廷山临战失踪,斩;薛继昭临战谋遁、不遵军令,斩!

总而言之,东路军的有罪将领全都应该问斩。如果这些人真的全部被问斩,宋朝恐怕要举国震荡,尤其是军队更是有可能彻底丧失战斗意志。赵光义当然不傻,这些人是该受罚,可他们是宋朝此时最能征战的将领,一旦全都杀了以后可就真的是无将可用了。

赵光义命令百官再议,但这时候举国的朝臣都沉浸在战败且损失惨重的悲痛和激愤中,再议的结果就是——同意先前的裁定,这些人全部应该处斩!

皮球再次被踢到了赵光义的脚下。他是真的不想杀人,而且还是杀这么多人,一夜苦思之后,赵光义最后拍了板:贬曹彬为右骁卫上将军,贬崔彦进为右武卫上将军,贬米信和郭守文为右屯卫上将军,贬傅潜为右领卫上将军,贬杜彦圭为归州团练使,贬陈廷山为复州团练副使,蔡玉发配商州,薛继昭贬为供奉官。至于此次北伐战死的将士,抚恤其家录其后人。总之,一个没杀,主要将领全部罢职回家反省。

是不是觉得处罚太轻了?然而,这就是宋朝的特色,无论文臣武将,只要不是犯的谋反等不赦之罪基本上都不会被处死,最重刑罚也不过就是流放远地。当然,特例也是有的,比如说后来的岳飞就是被处死,但岳飞的罪名恰好就是“可能存在谋反行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