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危机才能让一个人活出最好的人生状态,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宋朝在辽国巨大的军事威胁下一心想着如何奋发图强洗刷耻辱,而辽国也没有因为在军事上占据了上风就自大自满,他们也在弥补自己的短板。再者说,辽国其实也是时刻都在面临着宋朝的军事威胁,谁能保证哪天赵光义不会脑子发热再次发动大军北伐?而谁又能保证辽国能够再次取得完胜?事实已经证明了,宋朝不是可以轻易揉捏和欺负的软柿子。
在相互的极度不信任和严加提防之中,宋辽两国都在想着法子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不为刀俎,便为鱼肉,这就是当时宋辽两国的心境,而就是在这种相互暗暗较劲的背景下,两国在距离定州唐河之战刚刚过去半年之后再次爆发了一场大战。
公元989年7月,也就是在寇准升官的同月,宋朝设在河北前线的军城威虏军(治所在今河北徐水遂城镇)军粮行将告罄,赵光义命令李继隆亲率镇、定两州的驻军护送着由数千辆辎重车组成的运粮大军赶至威虏军。时刻都在密切关注着边境动态的辽国南部战区总司令耶律休哥得知此事瞬间两眼放光,他的双手更是激动地无处安放。
由名将亲自领兵的数万护粮大军以及装了几千辆大车的粮草 ,这些对耶律休哥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诱惑,更何况这也是他一雪前耻的天赐良机,如果不是因为威虏军严重缺粮,李继隆又怎肯轻易出门?面对此种诱惑,耶律休哥觉得此时他如果不做点什么简直就是对不起上苍的这份恩赐。
打定主意后,耶律休哥精选了数万铁骑向着李继隆的护粮大军一路奔腾而来。进入宋朝境内后,耶律休哥的大军在路上遇到了一队正在边境地区巡逻的宋军。这队宋军只有千余人,带队的是宋朝北面缘边都巡检使尹继伦。
只是一队负责巡视边境的巡逻兵就达到了千余人的规模,如此可见宋朝当时的边境形势有多么的严峻,但在耶律休哥眼里这千余人根本就让他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反观宋军这边,面对旌旗漫天且沙尘蔽日的辽国铁骑大军,尹继伦这时候和他手下的士兵想必是绝望到了顶点,他们这点人如果跟辽军发生接战那指定还不够辽军这几万铁甲猛兽塞牙缝。就在尹继伦和他手下的将士们准备好了要在这一天为国殉难的时候,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只见耶律休哥只是在高速行进的过程中瞅了他们一眼,然后就扭过头继续率领自己这几万兵马向南而去,整个辽军的大队人马就像没看见宋军这一千来人似的迅速从他们跟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