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发大军出征西北其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彻底剿灭李继迁,至于擒拿李继捧不过就是搂草打兔子的事,可宋军这一回如此兴师动众却还是没能抓住李继迁,这让开封城里宋朝的各位顶级大佬们很是郁闷。此时再又被赵光义从青州召回京城并出任左谏议大夫的寇准更是怒火攻心,他请求赵光义把几年前被曹光实生擒的李继迁的老母给直接砍了,如此以报复李继迁对宋朝西北地区各个城池的不断袭扰。赵光义正在犹豫要不要这样干的时候,从寇准嘴里得知此事的参知政事吕端立马跑去见赵光义并反对这样做。
这位长得白白胖胖的六旬老头儿觉得宋朝如果砍了李继迁的老母会显得有失大国身份和体面,而且这样做也未必能对李继迁有什么震慑效果。吕端举例说,当年项羽抓了刘邦的老爹并威胁说要煮了这个老头子,但刘邦不但不求饶反而还请项羽到时候分他一碗肉汤,刘邦尚且如此,李继迁这种没有伦理观念的蛮夷又怎么可能因为自己母亲的死活而跪地求饶呢?吕端认为与其杀了李继迁的母亲让他更加坚定反宋的决心,还不如留着这个老太太让李继迁多少还有些顾忌。
因为吕端的这番劝告,李继迁的老母因此而保住了自己的老命,赵光义下令将李继迁的老母迁往延州(今陕西延安)居住并好生安奉,而这个老太太最后也算是得了个善终——老病而死。
要说这吕端可真是仁德宽厚,但以君子之道事小人最终倒霉吃亏的永远是君子,要不然“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句话又从何而来呢?李继迁可不会感激宋朝把他的老母好吃好喝地供养起来,在他这里,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而亲情伦理和生养之恩或许在他的心里都是小节,他想要做的事有且只有一件——重建并复兴党项人的基业。
当得知李继隆准备在银州和夏州之间的南界山增设诸多的零星军事堡寨之后,李继迁顿时大惊失色,他深知此举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之前他领着自己的党项骑兵在这片区域里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完全就跟逛澡堂子似的,可一旦这些东西建成以后,他今后要想再过来抢个劫什么的就很有可能一路上到处绊跟头。即使最后满头是包地抢了点东西,可在这回去的路上他还得小心再次被绊倒,搞不好他连自己的小命都得丢在这条路上。
既然以后不好再去抢劫,李继迁便决定一次性地抢个够。趁着李继隆的大军此时还在夏州忙着拆墙,李继迁率兵扼守住通往夏州的各处路口并胁迫银州和绥州等地的党项各个部落随他一起去往他的新家乌白池。这个乌白池其实是乌池和白池两座盐池的合称,它位于今天的宁夏盐池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之间。可是,值此宋朝大军陈境之时,这些本就已经宣誓效忠宋朝且在本地生息年久的党项人怎么可能拖儿带口地跟着你李继迁去沙漠里做亡命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