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北宋帝国兴亡史> 第14章 蜀川再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蜀川再乱(1 / 2)

公元1000年1月17日,赵恒从河北大名府率亲征大军班师回朝,这一路上他心里的滋味定然如乱蜂蛰头一般让他想要对这个世界大声咆哮。西北的李继迁再又作乱且实力急剧膨胀,北边的战事又被怕死鬼傅潜给耽误从而让辽国在河北疯狂地扫荡了一回,等他组织好兵力正想反击可敌人却跑光了,这会儿的赵恒浑身纵有千钧力气却只能是猛捶自己的大腿。就在此时,一个消息的突然传来让他立即就再又血压陡然升高起来,这个消息的震撼力之大以致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心力交瘁的他差点当场吐血:驻防成都的宋军于这年的正月初一发动兵变杀死了成都驻军的主帅符昭寿并占据了成都,当时正在一块儿喝酒庆贺新年的益州知州牛冕和西川转运使张适于兵变当日顺着绳索从城墙上逃离出城。

赵恒在极速赶往开封的路上旋即任命工部侍郎雷有终(雷德骧的儿子)取代牛冕为益州知州兼平乱主帅,御厨使李惠、洛苑使石普、供备库副使李守伦为川、峡两路捉贼招安使,由他们率领步骑八千即刻先行前往蜀川平乱。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成都的这起兵变是怎么回事,而要说起这件事首先就得提到成都驻军的主帅符昭寿。

符昭寿可是大有来头,他是符彦卿的儿子,而这个符彦卿就更是了不得。符彦卿的老爹是符存审,又名李存审——之所以叫李存审是因为他曾是河东霸主李克用的养子,曾官至后唐宣武军节度使、蕃汉马步军都总管。他的九个儿子更是个顶个的勇武强悍,这兄弟九人均为镇守一方的军事将领,其中有六人最后官至节度使,而符彦卿在这兄弟九人当中排行老四。

符彦卿十三岁便能纵马骑射,史书记载其年少便有勇有谋,善于兵事。当年后唐皇帝李存勖在“兴教门兵变”中被乱兵所射杀,守护在他身边的少量亲兵里就有符彦卿,这些人里面还有一个人正是后来宋军覆灭后蜀的主帅王全斌(此事在之前提到王全斌的时候有过介绍)。

在亲眼看到李存勖咽气之后,王全斌与符彦卿伏地痛哭然后各自奔命而去,此二人也从此开始走上了各自的名将之路。符彦卿先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期担任军职,在这期间,他征讨后唐叛将王都;跟随归德军节度使王宴球于嘉山大败南下劫掠的辽军并收复定州;后晋时期于铁丘之战中率领百骑将身陷辽军重围的主帅高行周成功救出;跟随李守贞讨伐叛乱的平卢节度使杨光远;石重贵反辽之后,符彦卿于阳城之战中大败辽国皇帝耶律德光,此战让耶律德光几乎是单骑逃遁,而符彦卿的威名由此传遍整个辽国。

后周建国之后,战功卓着的符彦卿开始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出任外藩,而此时的符彦卿也可谓是功成名就功勋盛隆。早在后汉时期他就被加封为中书令、魏国公,再拜为太保、平卢两镇节度使,郭威登基建立后周又封他为大名府尹、天雄军节度使并加封王爵——卫王。柴荣后来改封他为魏王,赵匡胤当皇帝之后他则被加封为太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