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宋朝方面这时候只知道辽军已经越过了边境线,他们还并不知道两军已经在唐河两岸开始了军事对峙。由于赵恒之前下令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方面的大小事务都得首先交由中书省的长官过目,然后再视情况上奏,因而首先得知这些消息的正是中书省的两位宰相毕士安和寇准。
前方战况紧急,以至于单单只是在这一天的黄昏时段中书省就连续收到了五封边关急报。边境线被突破,魏能、张凝、田敏、杨延昭尽管力战拒敌但辽军还是突破了保州防线开始继续南下,而且辽军这次的兵力达到了空前的二十余万,两位宰相得到这些奏报后的反应各有不同:毕士安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一切听凭寇准处置,而寇准看着这一封封十万火急的急报却像是看普通的公文一样,他看完奏报后和同僚们依旧谈笑自若且吃喝如常就仿佛什么大事也没有发生。更离奇的是,如此紧急和重大的军情他们也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奏报给皇帝赵恒。至于公开的理由也很简单:各位同僚,现在下班时间到了,非紧急公务无需奏报皇帝。
事实上,老成持重的毕士安是否着急不得而知,但寇准其实早就已经是心急如焚。他白天之所以不动声色完全是为了避免在朝中上下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但这一夜寇准回到家里却是彻夜未眠,他通宵达旦地忙活了一整夜只为能够想出一个应对辽军继续南下的万全之策。
第二天早朝之时,寇准这才将昨日收到的边关奏报向赵恒禀明:“陛下,据河北前线急报,二十万辽军已于昨日犯我国土,保州前线如已被突破,辽军此刻正在急速南下!”
此言一出,朝堂上刹那间哗然一片,庄严的大殿瞬间变成股市崩盘时的证券交易中心。坐在龙椅上的赵恒霎时面色惨白,朝臣们更是频频交头接耳且个个都面露惊惧之色。
二十多万辽军南下,河北防线已经呈溃堤之势,定州的王超能守得住吗?一旦战败,宋朝再拿什么去抵挡辽军?河北平原一马平川,辽军如果继续南下,那么位于黄河边上的京城开封岂不是很快就将陷入重围之中?怎么办?接下来该怎么办?
朝堂上被惊吓到的人里面可不止是那些平日里温文儒雅饱读圣贤之书的孔夫子门徒,赵恒此时也是极度惊骇,但他现在没有心情也不便黑着脸去质问寇准为何不及时奏报,他还得靠寇准帮他应付眼前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