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知否(58)(2 / 2)

说起来还是先帝时期的事情。

当初先帝在平定北汉后,便想乘胜追击,一举收复被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带着三十万铁骑,如洪流般东进,声势浩荡,誓要一雪前耻。

结果也不知道是先帝的军事水平真的有问题,还是前头的胜利让他过于膨胀,明明在兵力上拥有压倒性优势,具有三十万对三万这样的巨大差距,都能被敌军打得连连败退。

幸而咱们这位先帝虽然打仗不行,但驾车水平却是一流的,即便身处危局,在大腿和屁股中间的情况下也能凭借一辆驴车,一路漂移从敌阵中逃出生天,只留下一串驴蹄飞扬的尘土,令人望尘莫及。

但其他人就没有他这么好的驾驶水平了,连先帝的驴尾气都没追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就这么消失在人海。

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先帝一定已经殉国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况且这么丢人的君,趁早换了也不是一件坏事。

于是,朝臣之中不乏有人提议拥立太祖次子,武功郡王赵德昭登基。

这本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按照先帝当初所谓的‘金匮之盟’的说法,赵德昭无疑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但这事坏就坏在,先帝并没有殉国。

经历了这么大的变故,先帝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侄子差点将自己取而代之的事情给他造成了极大的阴影,某日便借着机会当众将其怒斥了一番。

结果武功郡王也不知道是气性太大,还是什么别的不可说的原因,回到府邸以后便自刎而亡了。

不久之后,太祖四子,武功君王的弟弟赵德芳也莫名其妙因病而逝。

同年,先帝之弟魏王赵廷美被削职流放,不久之后便因忧愤而离世。

太祖一脉至此仅余八贤王这一幼子,“金匮之盟”至此形同虚设。

而林家的倒台,便是因为当初站错了队,为了所谓的从龙之功选择了拥立赵德昭,事后被一起清算了。

虽然林噙霜父亲的官职并不高,顶多算是摇旗呐喊,跟在真正的大佬身后附和一句‘臣附议’的角色。

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林噙霜之所以没被没入教坊司不是因为她命好,而是因为她母亲带她跑得快。

因此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收拾东西跑路,是林噙霜面对危机的第一生存准则。

玉燕知道林噙霜在怕些什么,也只得随她去了。

左右不过变卖东西的时候损失些银钱罢了,要是能让她安心,赔些钱而已,也算不得什么。

玉燕此时还不知道,都说惯子如杀子,自己对母亲的溺爱,有时候反而也是一种危害。

墨兰在看到玉燕非但不拦着林噙霜,反而纵容急得不行。

林噙霜是妾室可以跑路,但她是盛家女儿,能跑个毛线啊。

尤其曼娘最为可气,以前最爱跟林噙霜对着干的一个人,在这件事情上反而和她同心协力起来了,打包收拾的那叫一个利索,不去干搬家真的可惜了。

可她说话又没有玉燕好使,只能坐在一旁生闷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