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袁让
七日前,青州墓王府,正有一件奇怪的案子被侦破。
案件起因,源于青州一家独大的土夫子树大招风,遭人下了战帖,相约青州极富盛名的桓侯墓一较高下。
桓侯墓始建于三百年前,乃旧故代时期代国隐天子桓侯之墓,因其墓穴隐蔽鲜为人知,备受历代寻龙挖穴之辈推崇。
墓王府名头极大,却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土夫子,暗自压下此事,应了约,赌局悄然进行,七日光景,破除万难,终究寻到了桓侯墓具体方位,就要下铲,突然遭军队包围,下了大狱。
说来倒巧,此事竟惊动王都,帝君遣一名极富探案之能的老者前往渤海道调查此案。
老伯不喜乘车,独愿自己骑马,孤身远赴青州。
按理,此案既出自墓王府,自要先去墓王府查验真相,老伯却非常人,先去桓侯墓打探,见墓穴加固,又有军队驻扎,等闲人不得靠近,老伯要硬闯,被士兵拦下,告知此地早被渤海道征用,乃公家私产,若要强闯,必然下了大牢要了一条小命。
这不禁叫老伯生了疑,情报听说,墓王府久擅盗墓,寻这大名鼎鼎的桓侯墓亦耗费不少人力,怎的突然就成了渤海道私产?
此为第一点疑虑。
据情报所称,早在墓王府准备挖穴之初,有个远方子侄被官府所擒,下了牢狱,怎的不出半旬,墓王府就给出了这档子事?
老伯遂前往渤海道大狱,去探望那不幸的小公子,哪知狱卒不给进,这可急坏了老人,左右逡巡,把破旧麻衣给翻个遍,也倒不出一丝银钱,狱卒冷笑道:“你莫不是要贿赂老子?”
老伯点头道:“是呀。”
狱卒道:“没有钱可贿赂不成。”
“这个道理我知道。”
狱卒抽出刀,威胁道:“没钱莫进来,小心老子砍你。”
老伯顿时愁眉苦脸,“老爷不给通融?”
狱卒晃着大刀,似笑非笑道:“拿刀给你通融,干不干?”
老伯自不敢与他较真,思虑再三,终于忍痛摸出个碧绿玉佩,道:“上好的成色,几百两银子呢,给不给瞧上一眼?”
狱卒接过玉佩,狐疑道:“你这老儿能有这等好东西?”
老伯信口胡诌道:“早年见过前任渤海道巡按,见老儿书法极高,赏赐了这一枚,若非囊中羞涩,我可断不肯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