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玉回到城里后,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五百两银子的事儿。她深知温牧对自己不错,但一下子要拿出这么多钱,也怕温牧会不高兴。可话都已经说出去了,她只能硬着头皮想办法。
这日,温牧从外面回来,见李玉玉愁眉不展的样子,便关切地问道:“玉玉,你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烦心事?”李玉玉咬了咬嘴唇,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建山庄需要五百两银子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温牧听后,微微皱了皱眉头,倒不是舍不得这银子,只是觉得这事儿有些仓促,也没个详细的规划。但看着李玉玉那期盼的眼神,他终究还是叹了口气道:“罢了,既然你都已经应下了,这银子我出便是。只是日后做事可得多思量思量,莫要再这般冲动了。”李玉玉一听,顿时喜出望外,扑到温牧怀里连声道谢。
有了银子,李玉玉赶忙差人给李老太送去,还附了一封信,告知银子已备好,让祖母尽快着手建山庄的事儿。李老太收到银子和信后,笑得合不拢嘴,立刻叫上陈氏,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建庄之地。
她们看了好几处地方,不是地势不好,就是价钱不合适。终于,在城郊寻得一处依山傍水的好地方,虽说价钱比预期的要高一些,但李老太想着日后这山庄若是建得好,必定能赚得盆满钵满,便咬咬牙定下了。接着,又忙着找工匠、买材料,山庄的建设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而李圆圆那边,避暑山庄的生意依旧红火得很。她看着日益增多的收入,心里琢磨着得把山庄再好好扩建一番,增添更多的设施和服务项目。于是,她又请了几位能工巧匠,在山庄里打造了一个小型的花园,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供夫人们散步赏花之用。还在花园里修建了一座精致的亭子,供大家休憩乘凉。
同时,为了满足夫人们的文化需求,她又购置了不少书籍,在山庄里开设了一个小小的书房,里面摆放着桌椅,供夫人们读书写字。并且邀请了一些文人墨客来山庄讲学,举办诗词会等活动,这使得山庄更具文化氛围,吸引了更多的夫人携家眷前来。
随着山庄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外地的夫人也听闻了这里的好,纷纷慕名而来。李圆圆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成就感,但她也深知不能就此满足,还得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让山庄的生意一直长盛不衰。
李玉玉这边,自从出了银子建山庄后,心里也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她时不时地就会回乡下看看山庄的建设进度。每次回去,都能看到山庄有了新的变化,从最初的一片空地,到渐渐有了房屋的雏形,再到后来的庭院、回廊逐渐成形,她心里也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