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嘉宾后,他又马不停蹄地与老师们沟通讲座内容,根据同学们的需求和兴趣建议合适的主题,从古典诗词的韵味到现代文学的创新,事无巨细,一一敲定。
同时,他还安排社员们负责讲座当天的设备调试、场地布置,确保万无一失。文艺表演作为庆典的重头戏,自然也不能马虎。
蓝雁行组织了一场热烈的节目选拔,诗歌朗诵、短剧表演、歌曲演唱等各类节目纷纷登台亮相。
在筛选过程中,他不仅关注表演的艺术水准,更注重节目是否能传递出深刻的文学内涵。
有一个诗歌朗诵节目,起初演员们只是机械地朗读,蓝雁行反复观看后,耐心地与他们交流:“诗歌朗诵不是简单地念字,要体会诗人的情感,用声音塑造画面,把听众带入诗歌的意境中。”
说着,他亲自示范,语调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眼神中满是陶醉。演员们深受启发,回去后反复练习,最终表演效果脱胎换骨。
随着庆典日期的临近,蓝雁行愈发忙碌,却也愈战愈勇。他亲自参与场地布置,搬桌椅、挂横幅、贴装饰,事事亲力亲为。
为了营造出浓厚的文学氛围,他特意从图书馆借来一些古典名着的精装本,摆放在场地四周的书架上,还在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文学树”装置,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言写在彩色纸条上,挂在树枝上,随风飘动,寓意着文学之树枝繁叶茂。
终于,庆典的这一天来临了。
晨光熹微,细碎的光线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校园的小径上,像是为即将开启的忙碌一天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
蓝雁行的身影早早地出现在文学社庆典现场——学校的大礼堂,他的手中紧握着一叠设计图纸,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待,一场精心筹备的“文学盛宴”即将在他手中徐徐拉开帷幕。
走进礼堂,空旷的空间里回荡着他轻微的脚步声。蓝雁行放下手中的东西,环顾四周,脑海中迅速勾勒出布置后的完美画面。
他深吸一口气,撸起袖子,正式开启这场“创作之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舞台区域,这将是整个庆典的核心焦点。蓝雁行搬来一架高高的梯子,小心翼翼地攀爬上去,手中握着一大卷淡蓝色的丝绸。他的动作轻盈而熟练,如同一位优雅的舞者在空中舞动。将丝绸的一端固定在舞台顶部的横杆上后,他沿着梯子慢慢向下,双手轻轻拉扯丝绸,使其如行云流水般垂落,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背景效果,仿若文学世界里那片浩瀚无垠、深邃迷人的天空,等待着同学们用文字去翱翔、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