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伍仁思对那些过去和他关系不太好的生产管理人员也没打算轻易放过。起初,他还能保持表面的平和,但时间一长,便开始想方设法地挤兑他们。
随着公司推行工时考核制度,矛盾彻底爆发。伍仁思在任务分配上,明显偏袒他平时要好的班组,将那些容易赚到钱的加工设备全部分配给了他们。这导致有的班组轻轻松松就能拿到高额的工资,而有的班组即便没日没夜地工作,收入也少得可怜。由于伍仁思性格暴躁,员工们很少有人敢当面顶撞他,只能在私下里议论纷纷。休息时间,车间的角落里,几个员工聚在一起,小声地抱怨着。“你说这伍主管也太过分了,凭什么把好活儿都给那几个班组,我们累死累活却只能拿这么点钱。”“是啊,他根本就不考虑我们的感受,就知道偏袒自己人。”“而且还老是强制我们加班,明明有些工作根本不需要加班就能完成。”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满是对伍仁思的不满。
不仅如此,伍仁思还独断专行地要求员工们加班。一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认为,某些任务根本不需要加班就能按时完成,而且过度加班只会导致成本大幅上升。但伍仁思根本听不进去他们的意见,依旧强制要求加班。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管理人员鼓起勇气向他提出质疑:“伍主管,我们仔细核算过了,按照目前的工作进度,这个项目完全不需要加班,而且加班还会增加人工成本和设备损耗,这对公司的利润影响很大。” 伍仁思却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说加班就加班,你们要是不想干,可以走人!” 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在他面前提出反对意见。
在质量要求方面,伍仁思也过度严苛。他制定的质量标准远远超出了实际需求,这使得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保证质量,工时费用大大增加。工人们对此怨声载道,工作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姜老总看着公司内部的混乱局面,心中满是无奈和忧虑。他深知自己年事已高,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在私下里发出感叹。一天,他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回想起清淇曾经的辉煌,不禁感慨万千。“想当年,清淇还是国有企业的时候,一切都那么平稳有序,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公司的发展共同努力。哪像现在这样,内部矛盾重重,人心惶惶。我看着伍仁思这样胡作非为,却又无能为力,真是痛心啊!”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奈。
技术部的薛强在和几个同事私下聊天时,也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说道:“你们发现没有,现在高层领导能果断决策的太少了,这廖总性格也有点软。要是他能强硬一点,说不定也不会让伍仁思这么肆意妄为。” 旁边的同事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薛强接着又说:“这伍总啊,需要有当时李总那样的人才能驾驭,用好了是好事,用不好就坏事。李总在的时候,伍仁思哪敢这么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