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盛唐华章> 第539章 真慈父,李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9章 真慈父,李瑛!(2 / 2)

武太后又把恳求的目光转向李林甫。

李林甫举着笏板站了出来:“回太后的话,臣已经与徐尚书做了部署,命辛云京率领一万人继续固守潼关,命来曜父子扼守风陵渡阻挡叛军过河。

同时,臣又命韩举功率领一万人离开洛阳,前往闲置的函谷关修缮加固,启用这座废弃的关隘作为洛阳西部的第二道屏障。

臣以为,叛军短时间内很难渡河,咱们还有时间等待吐蕃的救援。”

“这就好、这就好啊!”

武灵筠如释重负,“实在不行,派人赶往吐蕃联络杨洄,问问到底什么情况了?都一个多月了,依旧毫无音讯,真是不像话!”

李林甫举着笏板道:“吐蕃道路崎岖,又处在高原之上,无论马匹还是人都会喘气剧烈,臣猜测雍王最快也要三十多天才能到达。再多等一段日子吧,或许再有半个月就会收到回复。”

“好吧,那就再等几天,但愿杨洄与尺带丹朱能够顺利结盟。”

武太后望眼欲穿的说道。

对她来说,吐蕃人几乎成了心目中的救星。

李林甫刚刚退回班列,左相裴敦复站出来启奏道:“就算吐蕃与我们大唐结盟,但道路崎岖遥远,吐蕃军队至少两个月才能抵达陇右,就怕远水解不了近渴。

臣建议派人再去一趟安禄山军中求援,请求幽州军前往怀州支援李钦,阻击李光弼、杜希望率领的叛军。

必须让安禄山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让使者告诉他和张守珪,如果洛阳一旦被攻破了,李瑛将会集中全力剿灭他,幽州也不会支撑太久。”

“裴卿言之有理。”

武灵筠对裴敦复的建议深表赞成,命令户部尚书尹籍代表洛阳朝廷去一趟河南道境内寻找安禄山求援。

就在这时候,站在门外值守的宦官进来禀报:“启奏太后,杨国忠从长安归来,此刻正在宫门外求见。”

“让他到贞观殿来叙话!”

武灵筠等不到散朝,吩咐内侍直接把杨国忠带到早朝上说话。

片刻之后,杨国忠来到了贞观殿,看起来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样子。

“臣杨国忠拜见太后与圣人!”

杨国忠叉手施礼,难掩喜悦。

武太后焦急的问道:“李瑛怎么说的?”

杨国忠笑道:“回太后的话,李瑛答应了洛阳这边提出来的条件,愿意让出蒲州、绛州、泽州三地以及壶关,并命李光弼、杜希望退出怀州,另外加上一百万贯赎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