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斥责咒骂声逐渐平息之后,李瑛再次把目光扫向刘君雅:“除了派你来劝朕投降,给各镇将领修书拉拢之外,逆贼李隆基还采取了何等措施?”
刘君雅拱手道:“回陛下的话,逆贼李隆基亲自修书给王忠嗣与盖嘉运,污蔑陛下是篡位,要求两人起兵反叛长安。”
颜杲卿再次出列:“陛下,臣就知道李隆基倘若在洛阳得势,就会重点拉拢王忠嗣。为防不测,还请陛下派遣大将前往幽州代替王忠嗣执掌三军。”
“现在已经晚了!”
李瑛在龙椅上目光睥睨,“就算即刻派人赶往长安,也没有李隆基的使者快!
还是那句话,朕赌王忠嗣会以大局为重!
毕竟他在灵州的时候就与李隆基有过接触,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应该不会愚忠于李隆基,而是以大局为重。
倒是盖嘉运作为李隆基的嫡系,又一直远在安西,说不定会被李隆基蒙蔽。”
听了李瑛的分析,许多大臣都觉得有理,申王李祎站出来道:“臣与盖嘉运相交多年,我愿修书与他阐述此事。”
李瑛颔首:“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还有哪位爱卿与盖嘉运、郭子仪交好?大伙都写一封私信介绍李隆基的所作所为,他们就不会这么容易被洛阳逆庭蒙蔽。”
太师萧嵩道:“老臣与盖嘉运的关系也不错,我也要给他写信,揭露李隆基的自私面目。”
李适之道:“臣与郭子仪算是故交,可以给郭子仪修书。”
工部尚书韦坚道:“我也与郭子仪有私交,臣也修书相告。”
刘君雅又接着道:“李隆基当朝宣布罢免杨洄的宰相,仅保留雍王之职。”
“一介阴险小人,也配称王?”
李瑛冷哼一声,“待攻破洛阳,朕要把杨洄夷三族!”
“还有,李隆基命李林甫给渤海王大武艺、南诏王皮逻阁分别修书,拉拢他们支持洛阳伪庭。”
刘君雅竹筒倒豆子一般,毫无保留的把李隆基的应对措施据实相告,最后又想起了一件事。
“对了,臣本打算带着东莱、临洮两位郡王来长安,但被李隆基拒绝。”
李瑛捻着下颌的胡须,猜测道:“李隆基睚眦必报,强留朕的两个儿子不知道作何打算?总之没有好心眼!
罢了、罢了,三郎和四郎都是他的孙子,不过七八岁的稚童,朕倒要看看李隆基如何对待他们?”
李泌出列,双手将笏板举过额头,高声道:“李隆基去了洛阳,向各地污蔑陛下篡位,多少会给长安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臣有三个应对方案,请陛下择其一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