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朕旨意,全军急行,争取四天之内兵临长安城下。
等收复京师后,每人奖励白银十两,赏赐良田二十亩,世代免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李隆基给出的赏赐确实不菲,七万洛阳军获悉后士气大振,俱都振臂高呼“万岁”,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甚至让凛冽的寒风退避三舍。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李隆基率领七万人马抵达华州治所郑县,远远看去,只见城门紧闭,城墙上旌旗林立,如临大敌。
李隆基亲自在马上叫门:“朕乃大唐皇帝李隆基,华州城的官吏为何将朕拒之城外,莫非想要造反不成?”
“李隆基,你这个贪权好色、祸国殃民、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蟊贼,还敢自称皇帝?”
一个身穿银色甲胄,腰悬佩剑,器宇轩昂的武将在城上破口大骂,丝毫不给李隆基面子。
李隆基这辈子从来没有被人指着鼻子大骂,当下气的气血逆流,头晕脑胀,大声喝道:
“将士们,准备攻城,生擒或斩杀这员叛将者赏千金,赐侯爵!”
“臣愿为先锋!”
“臣也愿意充当先锋!”
区区一个华州城,守军料想不过三四千,年轻的李晟与来瑱争先恐后的请战。
“你二人各率三千精兵攻城,看看何人能够立下先登之功?”
李隆基命李晟与来瑱同时攻城,并亲自击鼓。
一通鼓还未敲罢,斥候飞马来报。
“启奏陛下,华州都督李抱玉打开西门不战而逃,我军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郑县。”
“狗娘养的李抱玉,真是个嘴硬胆小的无耻之徒,如此鼠辈不配姓李!”
李隆基骂骂咧咧的催促大队人马进城,下令搜捕李抱玉的家眷,男的凌迟处死,女的送入军中犒赏三军。
有认识李抱玉的偏将向李隆基禀报:“这个李抱玉并非李氏后人,他是高祖时期右骁卫大将军安兴贵的孙子,今年秋天被李瑛赐为李姓,方才更名李抱玉。”
“怪不得这般大放厥词,原来是粟特族的蛮夷!”
李隆基不依不饶的咒骂对方,发泄心中的怒气。
“李瑛赏赐他姓李,足见二人乃是一丘之貉。李瑛既然如此欣赏这个蛮夷,干脆改为安姓算了,以后就叫他安瑛!”
但让李隆基失望的是,李抱玉只是一个人在华州任职,他的家眷都住在长安,抓人的队伍扑了个空,败兴而归。
北风吹了一个昼夜,气温急剧下降,几乎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
随军出征的兵部尚书徐峤禀奏道:“天气寒冷,北风凛冽,不如让将士们进城休息一夜,天亮后再向长安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