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锦林到了前台几个月之后,渐渐发现前台的几个姐姐们,都跟一个个子不太高的、操着福建口音普通话的青年,似乎非常熟络,不禁对这个人产生好奇。
一天一起当班的时候,孙锦林问钱静:“那个福建来的长包房客人,看起来其貌不扬,为啥张姐李姐都对他那么好呢?”张姐李姐都三十多岁,是前台的‘老’服务员了。
钱静如数家珍般地说道:“他啊,陈闵明,听说是招待所的老客人了,去年开始就经常过来住,今年他干脆在后楼开了个长包房。他经常要南方北方地跑,倒不是一直在那住,但每个季度总会住一段时间的。人家每次会燕东都会给我们带南方最时兴的口红粉饼,特别会来事儿。自然,我们前台给他开的房间按照长包房的协议价,是全招待所最划算的价格。”
孙锦林好奇的问道:“他干嘛的?咋能弄来南方时兴的口红和粉饼?”
钱静回答道:“倒儿爷。从南方那边倒腾东西弄到燕东卖,锅碗瓢盆,衣服鞋帽,就没有他不折腾的。听说他一年多以前就开始来燕东倒腾货物了,最开始是小五金件,后来开始延伸到小商品,也偶尔把咱们这边的人参和药材带到南方去卖。反正就是啥挣钱倒腾啥。小孙,算起来,他第一次来市政府招待所的时间恐怕比咱俩都早呢!去年开始,他就多次往返于南方和燕东之间。而只要到了燕东,他必定入住市政府招待所,因而早就跟前台的几个姐姐们都熟识了。我也托他从南方带过别的小东西呢。”
孙锦林问:“那就是个倒爷呗?再是协议价,谁都知道咱们市政府招待所房费有多贵,一个小倒爷怎么会选择来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