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了我将要提前一年上小学的问题,我决定要让自己尽快变成一个更加了解这个世界的大孩子,而我选择的方式,是跟着姥爷看新闻,并试着理解新闻里说了些什么。
妈妈去日本以后,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去市政府招待所了,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时间我呆在奶奶家或姥姥家。而在呆在姥姥家的时候,跟着姥姥姥爷看晚间的燕东新闻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并听姥爷讲他对于这些新闻的一些观点,在我有意识的对自己训练的过程中,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相较于国际大事,姥爷还是更牵挂于我们所生活的燕东所发生的事情。1995年的春天,燕东市似乎真的正在发生着一些,当时我们很多人都未曾察觉的大事。
4月初,来自全省14个市的4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党委书记齐聚市政府招待所,他们在那里,就如何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等问题,在招待所开了两整天的会去讨论。
4月下旬,建设部副部长来视察,也住在市政府招待所,他提出城市建设要向市场经济转变。紧接着,市委在市政府招待所,召开市直机关转变职能“进场入轨”研讨成果交流会。那位燕钢出身的新市长强调,要把是否真正推动燕东经济全面发展,作为检验大讨论成效的唯一标准。
姥爷边看新闻边跟姥姥说:“我看,燕东乃至全国,接下来都会有一些大变化了。”姥爷说的大变化是什么?我不明白,也没有问他,不要说一个六岁的小孩还没办法,完全能够听懂新闻里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即便是大人,也未必都能听得懂这些高来高去的说法。我为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而感到异常沮丧。但在不久之后,我和我的家人就将亲身体会这些新闻报导过的晦涩词条。
倒是周末我跟爸爸在姥姥家吃饭时,我姥爷方清然问起我爸王彬他们单位的事情。
大家都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方清然将筷子放下,问道:“小彬,我看新闻,建设部副部长过来了,他去你们那视察了么?”
王彬回答:“来了,不过只呆了不长时间,然后他就去厂矿视察了。我们设计院也确实不值得副部长停留太长的时间。”
方清然继而问道:“那你们设计院,近来效益怎么样?忙不忙?”
王彬叹了口气:“爸,别提了,自从广厦房地产公司之类的民营公司成立,我们就少接了很多居民楼设计的活儿。而今年以来市内的几个大厂子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没有新厂房或新办公室扩建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