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闹到陛下面前!
到了陛下面前,可就不是那般容易过关了。
人家只冒犯了他,他却想断了人家前程。这贾家小子心眼也太小了些!
有些与甄家贾家关系好的几次三番的想要打断,与他使眼色都被贾琏无视了去。
开玩笑,开弓没有回头箭。
他当不了蛇鼠两端的小人了。
“陛下,这些人皆吃朝廷俸禄,本应为国为民。不管是本人还是家眷,对臣尚且如此,平日里还不知道怎么鱼肉百姓呢。”
煽风点火玩儿的真是不错。
几位大臣听着他将事情的高度直接提升到鱼肉百姓之上,都有些想扶额了。
睚眦必报,睚眦必报啊!
这贾家怎么出了这么个人物。
愚蠢,愚蠢至极!
只管自己舒心,不管他人死活。幸好这些人都是小臣,无关紧要。
不然,今日他们得与这人好好辩上一场了!
这些人倒是没有怀疑贾琏的目的。
一嘛自然是贾琏脸上的愤怒不似做伪,二来他本就是贾家之人,贾家人向来目下无尘。怎么可能在江南受了委屈,还咽得下这口气。
况且他状告的这些人都不算要紧,折了便折了。多的是人顶上去。
他们只觉得他行事到底张扬了些,何必闹到陛下面前!
这是一点儿余地都没留了。
到底还是年少轻狂,一点儿委屈都受不得。
下面这些太上皇提拔起来的大臣倒是自己想通了,上边的皇上却是越听眉头皱的越紧。
“可有证据。”
做戏做全套,证据自然是有的。
是起冲突时,贾琏找看热闹的百姓或者商家写的证词。
十两银子一封呢!
卖官鬻爵,官官相护。江南这些人可没几个干净的!
“回陛下,自然是有的。都是百姓们的证词!”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叠来,说完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陛下容禀,家里还有些。今儿只带了这么点。”
其实这些证词,出扬州码头时是有人查过的。
贾琏也没拦,大大方方的让他们看了。还说让他们轻些,莫要损坏了。回了京城他还有用呢。
总归要让别人知道他在江南受了多大的委屈才是。
那差役也是江南人士,贾琏在江南闹的那些风雨自然是听了一二的。
当下便去问了上官。
自然是放行了,不然这些东西也不会出现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