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夫子看着手中的孤本残页,又听着陆瑶的分析,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一直坚守传统,认为古法不可更改,却从未想过,古人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陆瑶的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他放下书页,看向陆瑶,眼中多了几分敬佩:“你说的这些……”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许多,“老夫需要一些时间好好想想。”
陆瑶微微一笑:“学生明白。老夫子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学生相信您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她起身告辞,留下陈老夫子一人在书房中沉思。窗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屋内,陈老夫子望着陆瑶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学府的长远发展……学生们的未来……”
陈老夫子在书房踱步,雨声淅沥,更添几分烦乱。陆瑶的话在他脑海中回响,尤其是那句“学府的长远发展……学生们的未来……” 他一生致力于学问,最大的心愿莫过于桃李满天下,看到学生们学有所成。然而,固守旧规真的对学生们好吗?他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
陆瑶离开后,并未直接回府,而是去了学府的藏书阁。她知道陈老夫子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只要触动他的内心,便有回旋的余地。她翻阅着历代学府改革的案例,希望能找到更多能够说服陈老夫子的依据。
傍晚时分,陆瑶再次拜访陈老夫子。这次,她没有再长篇大论,而是将整理好的改革方案递给他,并说道:“老夫子,学生并非要全盘否定传统,而是希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革方案中保留了传统的经典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实用性的学科,例如算学、农学、工学等,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学生也考虑到了老夫子您的顾虑,在改革的过程中,会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并随时听取您的意见和建议。”
陈老夫子接过方案,仔细翻阅起来。方案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有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这让他看到了陆瑶的诚意和用心。他缓缓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你这丫头,心思倒是缜密。老夫再仔细看看,明日给你答复。”
陆瑶告辞后,陈老夫子坐在灯下,认真研读着改革方案。窗外,雨停了,一轮明月高悬夜空。他长叹一声,心中似乎卸下了一块重石。
然而,就在陈老夫子逐渐接受改革方案的时候,学府中一直反对改革的帮派势力却开始蠢蠢欲动。他们聚集在暗处,低声议论着:“陈老夫子怕是被那丫头给迷惑了……” “绝不能让她得逞!” 其中一人阴冷地笑着,“明日,有好戏看了……”
陆瑶回到住处,温景正等候着她。他将一杯热茶递给她,关切地问道:“今日如何?” 陆瑶将与陈老夫子的谈话内容告诉了他,并提到了学府中的帮派势力。温景沉吟片刻,说道:“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挑战……” 陆瑶眼神一凛,“我先去摸清他们的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