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想到,他感觉满朝文武都不能理解他的封王戍边之策,就连史书都证明他的政策是失败的,而一个后人反倒设身处地,尝试着去理解他。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表露太多,而是继续问道:
“何以见得?”
朱辰没想到这个老黄对历史这么感兴趣,不过这也正常,历史是人类发展的一个过程,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每一个人也都在创造着历史,其中充斥着所有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是所有人类共同参与并创造了一段有一段可歌可泣,亦或可悲可叹的历史。
所以,历史永远都让人着迷。
朱辰对历史也很感兴趣,而且他自己在写一本历史小说,所以在这一方面也颇有些研究。
“如果我没记错,朱元璋第一次提出封王戍边这个国策是在洪武三年,当时,前蒙元的势力虽然已经被明朝驱赶到了岭北以北,但仍旧非常活跃,时不时南下烧杀抢掠,他们甚至对中原一带还怀着卷土重来之志,虎视眈眈,总的来说,大明北方的边患未消,对大明依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朱元璋提出封王戍边之策,应该是效仿了春秋战国时期‘诸王靖边,尊崇天子’的政策,也就是说,诸王对外侵夺蛮夷的土地,对内遵从天子的做法。”
“如此一来,朱元璋在实现给自己儿子封王的同时,也利用自己的儿子去对抗北方的残元,而北方的残元乃至游牧民族想要侵扰中原,就必然要先过诸王这一关,甚至,诸王还有可能去侵夺他们的牧场领地,让他们不仅无暇南顾,而且还有可能被诸王消灭。”
朱元璋表面上深以为然的点头,但实则心中剧震。
《明史》上有关于他封王的记载,但也仅仅只有一句话:“夏四月乙丑,封皇子樉为秦王,棡晋王,棣燕王,橚吴王,桢楚王,榑齐王,梓潭王,杞赵王,檀鲁王,从孙守谦靖江王。”
没想到,朱辰竟然把他心中所想,基本上说了出来。
虽然不全部,但也七七八八。
这个时候,只见朱辰起身,去拿过来一张地图。
看到地图的那一刻,朱元璋的呼吸都有些停滞了。
好详实的地图!
他从未见过如此之大,描绘如此之精细的地图。
他是马上得的天下,当然知道地图的重要性,孙子兵法中有言:“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可见,拥有一张如此精细的地图,对于行兵打仗,那将是莫大的助力。
朱元璋眼中火热。
朱辰倒是没有注意到朱元璋有些异常的反应,而是指着地图道:
“老黄,你看这里,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分封的九大塞王,他们都如何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