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辞职之后> 第119章 先搞个方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章 先搞个方案(1 / 2)

面对宋超的强烈要求,我考虑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一来我不想辜负宋超的期望,不想让他认为自己这个朋友不够意思。二来我觉得宋超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做事靠谱,自己能在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确实是挺难得的合作伙伴。

宋超的计划,对我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不需要自己投入资金,即便没有成功,也不会对自己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如果矿用机电设备公司能顺利投产,自己会成为注册资金三百万元,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盈利能力可期的新创企业的股东,个人资产会瞬间增加二十万元,而且以后还能长期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

虽然需要付出一些时间精力方面的成本,要调动自己和王俊臣的个人关系资源,说服王县长同意并支持这个方案,但这点代价完全在合理范围内。

我认为,自己能在这个问题上向领导张得开口,不至于让王俊臣感到为难,也不会让他对我产生不好的想法。

只是讨论一个有商榷价值,属于王俊臣正常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的建议或者说想法。

能谈则谈,谈不成可以推倒重来,甚至可以放弃。不需要王俊臣法外开恩,也不是想让他动用权势,提供超过政策范围之外的特殊关照。

朋友关系要时常翻出来用一用,不然关系会越来越淡,这样的朋友才会越走越近,彼此越来越需要对方。

人脉本质上是一种资源,资源类的东西天生是用来消耗的,只有在消耗过程中才能体现和实现它的价值。

比如兜里有十块钱,只有把它消费掉,换成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服务,这张纸币才不是张废纸。

钱花出去了,兜里没钱了怎么办?只能想办法再去挣,挣来了再把它花掉。挣了花,花了再挣,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这么一个过程。

人脉资源的积累和消耗也是一个过程,如果只积累而不消耗,慢慢会失去积累的动力。而只想消耗,不注意积累,或者竭泽而渔,消耗超过积累的速度,循环过程中,能量会逐渐衰退,最终必定停摆。

国家正处在经济转型期,这两年有大量国营企业破产、转型、改制或者被其他性质的资本方收购。每天都能在报纸电视中,看到大量这样的新闻。

在这种大背景下,宋超设想的收购古城农机厂资产,在此基础上创办生产农机和矿用设备两个民营企业的方案,不但能帮古城县政府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解决原农机厂职工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税收来源,确实顺应了当时的社会潮流,这种方式,也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倡导和支持的。

当天下午,我脑袋中装着宋超的方案,去见王俊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