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核桃”这款饮料只在报纸上做了广告,还有和以前一样,在各个小卖店、饭店张贴了广告。
同样的小玻璃瓶,零售价定在了四毛,也是像水果饮料一样,礼盒装一箱六瓶。
现在春节走亲访友大部分还是罐头,奶粉、苹果、橘子、梨之类的。
但在江城,最流行的就是送“百乐”的饮料,而且是礼盒装的。
现在厂里的产品质量有赵宁盯着,生产车间有几个主任,业务有孙鹏。
顾晚晚和秦峰就在包装上做起了文章。
第一批的产品包装主打的是健康,投放到市场上反响还可以,但远没达到顾晚晚想要的效果。
这几天,她和秦峰特意去了几家小卖店和饭店看看销售情况。
小卖店里卖得最好的肯定是人民医院门口杜大爷家。
两人刚把车子停在门口,杜大爷就开门小跑着迎了上来:
“呦! 臭小子,你怎么来了?厂子不忙啊?”
秦峰见杜大爷就想起老头要“抢”他媳妇的事,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嗯。”
杜大爷知道厂子谁说了算,反正跟秦峰打过招呼了,便转头跟顾晚晚聊了起来。
“杜大爷,厂里最近还行,不太忙,你们这边饮料卖得怎么样?”
杜大爷给两人泡了一杯红茶,“饮料卖得还可以吧,但说实话肯定没有夏天卖的好,现在天凉了,汽水就是不好卖。”
顾晚晚点点头,汽水本身就是季节性的产品,又看了一眼店里的其他的饮料,比橘子汽水少了一半。
杜大爷在对面有个库房,估计是还没来得及补货。
“但是水果饮料,还有智益乳卖德还是挺好。”
几人正说话的时候,有个大娘操着外地口音,过来买东西,“那个……我买智慧,对,智慧水……”
杜大爷应该是听不少人把“智益乳”说成“智慧水”,马上笑呵呵拿出一箱智益乳。
“同志,您要的是这个吧?”
大娘拎着小纸箱看了一圈,“哎呀,你看我也不认个字,这上面写的是智慧水吗?”
“同志,这是智益乳,是你孙子孙女要的吧?”
“可不是,就是孩子要的,这住个院,非要喝什么饮料。你说说这孩子。”大娘嘟囔了一句,但还是从棉袄里掏出一个小手绢,里面包着钱,问道:“多少钱?”
“这一箱多少钱?”
“一箱是两块五。”
智益乳的小纸箱还是装五个的,厂里一直没有改动。
“你说多少?我的天啊,饮料这么贵?都能卖好几斤肉了。”
大娘立刻放下了饮料,说着还要揣起小手绢,不想买了。
杜大爷绝对是做生意的高手,直接打开箱子,皱了下眉头,难为道:
“大姐,我这都是整箱卖,厂里不让不拆箱的。一箱确实太贵了,这样,我拆开单独给你买一瓶。哄孩子高兴一下。”
大娘看着饮料瓶,有点儿犹豫,刚才一箱两块五,她可真不舍得,但一瓶五毛,还是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