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薛仁贵手执华雄的头颅来到面前。
“非常好,这杯酒还是温热的!” 张易端起那未动过的酒杯递给了薛仁贵。一边的曹操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隐隐感到事情有些不妙——刚才张易的话语太过熟悉!
“恳请主公见谅,末将本意是希望活捉华雄,可惜此人忠于董卓,最终未能避免杀伐。” 薛仁贵豪饮而尽,随后轻轻炫耀了一下自己的胜利。
虽然诸侯们嘴上微笑连连,内心实则满是抱怨——你在炫耀什么呢!还要说无法活捉?怎么不下雨?
“各位,既然华雄已死,我军是否应该迅速行动,以免董卓再派援军到虎牢关?” 曹操起身高声建议。但见到曹操跃跃欲试的态度,袁绍与袁术互换了一个眼色后,前者摇摇头说:“目前不宜匆忙进攻,我们刚刚扎营,还需巩固防线。”
“兵疲马困加之虎牢天险,这样的行动无疑是白白消耗将士们的宝贵生命。”袁绍坚决反对了曹操的意见。对此反应强烈曹操立刻停下笑脸,紧紧盯着袁绍,似在探究对方心中的真正意图。
不过袁绍毫不退缩,神色坚定地迎着曹操的目光。“好罢,我们就遵循盟主的意思办吧。” “孟德,我明白你忠诚于君主,一心想着尽早迎回天子,但是此事须慎重处理,需逐步计划才行。” 袁绍挽住曹操手臂温柔地说,其余众人随声附和。
至于张易,则对这些事显得漠不关心,天子的安危对他而言并不重要。“袁绍与袁术之前的眼神交流,你们注意到了吗?” 当他们回到营房后,张易向身边的幕僚们询问道。
“主公,无论袁术怎么想都是无关紧要之事,因为无论谁成为皇帝对我们都没有太大影响。” 刘伯温挥动着手中的羽扇笑道,“我的意见是我们必须早做打算。” 讲完这句话后,他转向了在一旁的荀攸,后者微笑着点头认可,并展开了一张军事地图准备进一步的讨论。
“主公,现今联军正大规模朝虎牢关推进,董卓的部队必然集中在那里,我们可抓住这个时机,派遣兵力向北挺进!”
荀攸声音略低。
他的语气中带有一丝颤动,那是出于对这场行动的高度紧张与兴奋。这场行动标志着荀攸首次参与重大决策,亲手指挥数万人的队伍,这份责任与荣耀令他既感到无比的压力,又难掩内心的振奋。
“主公,公达的分析确实中肯,我们的目标应明确为三项:首先吸引那些健康的年轻劳动力;其次获取宫内珍藏的书籍;最后则是搜罗金银财宝!”
刘伯温眼中透出深邃的谋略之光,冷静陈述道。
“确实如此。眼下看来,董卓可能已经开始打算弃洛阳而逃。如果真的离开,他断不会放弃洛阳积累下来的财富,必将调动军队劫掠一番,并由大军押运离去。”
听罢刘伯温的观点,荀攸立刻补充说道,这些是他和刘伯温共同商讨后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