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靠你了,我的丫头。”
月圆喜笑,“少当缩头乌龟,赶快给师父写信,让他和杨帆杨航等人一起过来。在京城每天无事可做,他过的一点儿不舒坦。他是不想待在京城的。”
自从她听戚明石说了老头的故事后,她很是同情师父,也为他惋惜。
师父的经历,对她和阿石之间的感情,产生了微妙的助益。
“遵命,小的这就去办。”
戚明石起身去水台处,站在外侧开始写信。
月圆则去后院找爹娘,把刚才商量的计划告诉他们。
两人忙完这一切,一边等着京里的人来,一边去陆府和杜府寻找人手。
没过几天,师父一行人从京返回,他们也在吴兴这边找了一些百姓去暗访。
他们几人返回到山间茅屋,开始加速烧制各式茶壶、茶具。
更让月圆高兴的是,杨航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杨帆收到少主信函的时候,他正好在苏桃儿的茶馆里面。
苏桃儿得知救命恩人的事,说自己需要一批茶具,也会帮月圆在这边开拓市场。
几个人安排好分工,行成了一条流水线,杨帆杨航负责挖土、和泥,老头和月圆负责制胚,戚明石负责烧制和运送。
这几人中属月圆最是辛苦,不仅要批量制造,还要抽空完成一把绝世名壶。
山中岁月短,人间日月长。
不觉月余已过,雇来的百姓基本把周边的庙宇都跑了一遍,没有打听出来什么有用的东西。
不过每天来老茶馆打听的人,却越来越多。
大家都想看看,那把绝世名壶长什么样。
可是所有人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壶,只有到了定好的那一天,才会一展风采。
每一天,街头角巷,来来往往的人都谈论两句这件事情。
【到时候会在县府门口的场地放置吧?】
【很有可能,叶家这小茶馆这么小,能进来几个人?还不把这破屋给挤倒塌了。】
【你说为什么会放在叶家呢?】
【日子应该快了,我看场地那儿建了一座高台,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听说了没?日子就定在十八这日。】
【去看看,去看看,就算过个眼瘾也是好的。】
展出绝世名壶的日子正是十八这日。
戚明石提前安排月圆待在县衙二层阁楼里。
一是怕人多出事,二是站在高处可以看的更清楚。
月圆乖乖的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戚明石自己,负责站在展台旁边的木质高台上,关注人群动向,保护壶不受损害。
高台旁专门设置的展台,用细木桩缠绕着布条围了起来。
四个角分别派一人守卫。
再向外扩,同样用木桩布条隔出了游人通道。
他们一大早便赶到展场,人已经黑鸦鸦一片了。
安排好月圆,他带着四名守卫挤进展台处。
四名守卫各就各位,戚明石则登上了高台。
“乡亲们,同仁们,壶虽珍贵,但是生命无价,希望大家都能有序依次观赏,不要拥挤。大家放心,如果今日不能满足大家的观赏需求,我们会延长时日。让大家一饱眼福。”
“此壶名曰‘鱼化龙’,取‘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之意。也祝愿大家能心想事成。展出正式开始。”
整个展场顿时沸腾起来,有大声欢呼叫好的,有热切鼓掌的,有交头接耳的,有暗自鼓劲的。
但是大家的目光却都指向一处。
只见戚明石走下高台,将手里的包袱放在展台上,解开红色包袱的结。
大家都期待着,想要目睹其真面目,心情如同等待审判一般焦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