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拱手与我俩辞别:“鹏云、文曲,在下这便先行一步了。此间诸事,还需烦劳二位竭力辅佐主公。”我与管亥赶忙抱拳应道:“子廉将军尽管放心,此乃我等义不容辞之责。”目送曹洪渐行渐远后,我们二人也转身踏上归途,直奔寿张县而去。
不多时,我们便顺利抵达县城。刚入县衙,便有一名下人前来告知,说是曹操此刻正在书房之中。闻得此言,我不敢耽搁,匆匆前往书房求见曹操。甫一踏入房门,只见曹操正襟危坐于书案之后,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斥候的禀报。见此情形,我自觉不便打扰,当即转身欲走,打算稍候片刻再来呈报要事。然而就在此时,曹操似有所觉般抬起头来,目光扫向门口,恰与我的视线交汇。他微微颔首,以眼神示意我留下来一同倾听,我心领神会,连忙收住脚步,悄然立于一旁。
原来,此刻斥候所汇报的乃是当下天下各路诸侯的最新动态。观曹操那专注的神情以及不时提出的犀利问题,足可见其对于各方情报的高度重视。遥想日后曹操所设立的校事府,其侦缉能力堪称一绝,丝毫不逊色于明朝时期令人谈之色变的锦衣卫。想到此处,我不禁心中凛然。
曹操见我如同雕塑一般直直地站立在原地,目光空洞无神,似乎思绪早已飘飞到九霄云外去了。而此时,那前来禀报情况的斥候已经将消息大致讲述完毕。曹操见状,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那名斥候先行退下。随后,他转过头来,凝视着我,缓声开口道:“鹏云啊,此次之事是否皆已妥善处理妥当?”
听到曹操的问话,我这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我连忙抱拳向曹操施礼,恭敬地回答道:“回禀主公,经过一番努力劝说与招安,约莫有两万之众表示愿意归顺主公您。此刻,这些人正由子廉将军亲自率领押送前往东郡。至于剩下的三万余人,待到他们完成登记之后,便可放其自行离去。”
曹操微微颔首,表示对我的汇报感到满意。他捋了捋胡须,微笑着称赞道:“嗯,做得甚好!文曲与你此番齐心协力,着实立下大功一件。有了此次成功收编的经验,后续再行招安其余黄巾军想必亦能水到渠成、顺风顺水。只是如今时间紧迫,容不得我们稍有懈怠啊。”
闻听此言,我心中不禁一紧,赶忙拱手问道:“眼下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需再多等待些许时日,待到那些剩余的黄巾军尽数归降主公,一切便都尘埃落定、高枕无忧了。然而,不知主公缘何仍忧心忡忡?”
曹操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叹道:“如今这天下局势风云变幻,各地诸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且发展迅猛异常!那袁绍占据着广袤富饶的冀州,实力雄厚;刘表掌控着战略要冲荆州,根基稳固;袁术盘踞于富庶的南阳,拥兵自重;孙坚则在豫州厉兵秣马,虎视眈眈;陶谦坐镇徐州,也是一方豪强;公孙瓒雄踞幽州,威震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