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都的老百姓主要分为三批,前两拨人目前田产、果园、畜牧都已经完善,第三拨移民过来的百姓目前也有了自己的田产、果园和家禽、家畜,但是从去年开始,所有人的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还是依托于公路修建。
差别就在于前两拨百姓近两年积攒的存粮出售后获得了一些银两,而第三拨移民是没有的。
这些百姓自从来到玉都以后,无论做什么都很卖力,很勤劳,加上郝亮的工坊、农场、修路等各种工厂给务工的百姓的报酬都很多,所以老百姓手中还是有一些钱的。
相比较其他地区的百姓,这边的百姓普遍都算富裕了,仅仅用了两年时间。
因为这边的老百姓是不需要缴纳任何苛捐杂税,务工赚的钱属于净赚的钱,而且普通老百姓也比较节省,所以孟非调查过后,普遍每户都有五到三十两银子的存款。
这也让郝亮很是感慨,想当年自己也是从卖鱼开始,赚个几十文都兴奋的不得了,现如今自己帮助这些百姓致富,郝亮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百姓手中的存款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来玉都的时间长短,来得早的存的多,来得迟的自然少。
孟非将情况告知郝亮以后,郝亮觉得玉都算是他亲手建设起来的,赚玉都百姓的钱有些于心不忍,百姓也拿不出来,索性按每户每年一两银子收取照明费。
目前玉都也就有一万户左右,每年一万两银子也可以保证这些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保人员的工资了。
郝亮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仁义了,可是老百姓一下出一两银子还有些心疼,尤其是那些还没有通上电灯的住户。
为此,孟非不高兴了,对着一扭扭捏捏不想支付的住户道:“老于头,你想一想,这三个灯泡要是拿到京城去卖都能卖个几万两银子了,因为它是琉璃做的知道吗?”
“啊?这么贵,就是把我这把老骨头卖了都买不起啊”,老于头惊恐道。
“你这把老骨头除了玉都收留,谁还会要”,孟非嘲讽道。
老家伙被孟非怼的无话可说,这老于头曾经是那批死囚犯中的一人,虽然心里不爽,但是不得不承认,孟非说的没毛病。
“这些灯泡,电线都是郝王爷免费给你们安装的,现如今只是收取一些维保费用,你们就不愿意了?”
孟非冷着脸,气哼哼的质问道。
“那个发光的 东西都是免费给我们的?”
老于头有些不敢相信,几万两的东西说给就给,让他很是不可思议。
“那你以为呢,除了玉都以外其他地方都没有这种优待”,孟非道。
“这是为何啊?”
于老头侧着头问。
“为何?你们都是郝王爷救济过来的,你们不仁王爷不能不义是不是”,孟非脸色不善,言语中带着讽刺。
于老头脸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没有郝亮的话,说不定他们这些死囚早已人头落地了,现如今有房有粮还有钱,还能用上这种想都不敢想的电灯,突然对郝亮的感激之情涌上心头道:
“亏得王爷救了我这条老命,先前真是有些不识好歹了,还望大人不要怪罪,这个钱我必须出,哪怕王爷要我的命都是应该的。”
“别别别,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咱们就往好的地方想,往前看”,孟非听罢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