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上学了,苏熙吃完饭就来到村长家看看进度。
天气冷,事情定了也需要把窗户火炉什么的都弄好。
早点弄好,大宝小宝就能不去那边,孩子们倒是不介意,但他们家不比旁人,总有人盯着。
更何况,晚上天黑的太早,等回来就快乌漆黑。
越近越好,万一真有点事,也能以最快的时间采取措施。
去的时候,村长正在哼着歌儿折腾大喇叭,“叔,心情不错呀!”苏熙一进院门就说。
“哎,苏老板,过来了,进去坐,外面冷。”村长现在跟着大家伙一起叫,也叫顺口了,人家的贡献大,带动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就连他们家,现在也能每天割半斤肉吃,叫人家这声老板还真没错。
苏熙就站在院子里,“叔,我就来问问,学校的事儿怎么样了?”
一说这个,村长就更高兴了,眉飞色舞,“还是你的主意好,明天就能开学了,我这不,把这个擦擦打算嚎两嗓子,让大家都知道。
什么都弄好了,就是太旧又破败,不过总有个过程,先将就将就,老师也找好了,还真是好找,但凡上过学的都抢着来。”
说起这个来村长嘴角的弧度就没下去过,满满的自豪,还没高兴几分钟又开始惋惜,“就是有点可惜,我们村没有可惜胜任的老师,不然也可以为家里多一份收入。
不过这点不重要了,这要来的,都是带着目的,肯定想嫁过来,最主要的是,孩子们有学上,就有希望。
这次我把有孩子的人家都走了一趟,说来呀,都是你的功劳,又带头让大宝小宝上学,大部分人家里都有人赚钱,愿意让孩子们上学。”
苏熙也高兴,上学不是唯一的出路,确是最直接明了的一步,多条选择多条路,这时候的学校,那可是正儿八经干货,更别说毕业了还包分配,都是好单位,只要好好干,待遇也不错。
了解清楚了,苏熙就准备给那边说一声,让大宝小宝跟大丫都在这边上学。
装了点滚好的元宵,让石头跑一趟。
苏熙开始准备中午饭,今天元宵节,做点好的,也不知道陆今朝在那边怎么样了。
好几个人,这些活儿都不费事儿,一个洗,一个切,一个来回跑打杂。
苏熙负责备料,这次没有做那种需要炖很久的菜,都是炒菜类,炒起来也快,这种锅和火炒菜的口味比后来电的要香很多。
田招娣下班也来帮忙了,本来中午休息时间也够她做顿饭,大丫在这边吃,她一个人,苏熙直接把人叫过来。
田招娣也不是那种爱占便宜的人,更何况苏熙相当于给了她两条命,一条是当初在老陆家被打的发高烧起不来。
另一条是给了她体面的工作,保证她跟大丫可以过的很好,有了养活他们母女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