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面,以汉喻唐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式。
比如咱们背古诗,经常有出现:汉宫、汉将、汉兵、汉皇、汉塞这些词汇。
在唐人眼里,拿汉来比喻自己,就是一种美称。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那个时候的中原人,对汉如此仰望?
要知道,唐朝以前,建立的第一个长期稳定的大一统王朝,只有汉朝。
秦朝之前的周朝,处于分封制,周代人自称是夏的后裔,所以那时候有夏,诸夏,周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称呼,全都是散的。
第一个完成统一的秦国,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还没起到凝聚的作用。
汉朝刚成立的时候,华夏,夏,依然还是中原人的自称之一,汉人的自称也开始出现了。
东汉光武帝建武9年,当时的司徒给皇帝上书,说:“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语言不通”。
这时候,中原人已经把“汉”作为自己的民族名字了。
哪怕汉朝灭亡,后世的王朝依然把“汉”拿来当做自己的别名。
到了明朝,嘉靖时期的明朝人说过“本朝国土敌与唐,不及于汉”。
意思就是论疆域,这时的明朝不如汉朝(东汉),和唐朝(唐宪宗之后)差不多。
对于渴望塑造天朝上国形象的中原国家,要对标的对象肯定是一个强盛,曾经吊打过周围的一切,其次呢,存在时间长,深入人心的王朝。
符合这个标准,第一个就是汉朝。
汉朝,也是中华文明第一次从区域内自己发展,开始转向了对全世界展示自己存在的一个王朝。
所以这个朝代也就成了一个民族永久的名字。】
评论区
(我们不仅叫汉人,也叫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黎民百姓。周朝是盟主带领诸侯国的联盟性质。 秦朝时间太短。)
(以前有周人,老秦人之类的称呼,后面还有唐人呢)
(汉朝得到了当时自己人和敌人的某种共同的认可)
(汉朝确立了这种认知,后面的朝代就沿用了)
(就跟后来欧洲但凡有点实力的都往罗马上靠一样,太璀璨了,只要靠上法理性这块就稳了。)
(汉朝差点三次复活)
(除了神奇复国的东汉以外,后代还有很多个以汉为国号的“汉”。玄汉,蜀汉,匈汉,南汉,北汉,后汉,成汉,陈汉……)
(我们说汉语,写汉字,古装叫汉服——统称汉服,形制分唐制宋制明制各种朝代汉服。可以看出来汉王朝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看])
(是周边小国说的。听说汉朝的人来了,就是汉人来了,慢慢的男子就要像汉人一样勇猛……然后就有了“男子汉大丈夫”。)
(一汉当五胡)
(汉是真狠,不服就灭国)
(其实中国最没有纯种血统的民族就是汉族。汉族的血统结合了中华民族各个民族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