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推崇周礼。他身为外戚,为人却低调,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民间威望很高。
名声好,加上朝中有人,没多久,王莽就成了大司马,时年38岁。
有一次,王莽的儿子因为一点小事,打死了家中的奴仆。在当时,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奴仆就不被当成人看。
但王莽却说,人命不分贵贱,打死人就应该一命抵一命。
他天天责备儿子,最后,他儿子忍受不了责骂,竟然选择了自杀。
这样的品行,王莽自然是“宗族称孝,师友归仁”。
西汉末年,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尖锐,官吏腐败不作为,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儒学的独尊地位也开始受到挑战,各种思想流派开始活跃。
王莽被朝野视为挽危局的不二人选,简直就是“周公再世”。
汉平帝去世之后,西汉已经连续三代皇帝绝后了。年仅2岁的刘婴为帝,王莽开始代天子理政。
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在群臣和百姓的一致拥戴下,接受了“孺子婴”的禅让,即位称帝,改国号为新。
他上台后,打着“托古”旗号,搞了一系列“改制”,企图缓和阶级矛盾,摆脱社会危机。
王莽开创新朝时,大部分的财富都掌握在少数的门阀手中,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他进行了货币改革,出手干预经济,控制物价。
此外,他还建立了贷款制度,如果百姓因为祭祀或丧葬缺钱,则可以向政府申请无息贷款;如果因为生产和商业缺钱,也可以向政府申请贷款,但最终在偿还这种贷款的时候,需要向朝廷缴纳一定的利息。
第二就是土地改革。这是“王莽改制”中重要的一环,王莽将天下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分给百姓耕种,并且禁止私人进行土地买卖。
第三,禁止奴隶买卖。西汉时买卖奴隶的问题十分严重,王莽下令禁止买卖奴隶和女婢,企图让奴隶制度自然消灭。
除此之外,王莽还发明了一种测量用的卡尺,这种卡尺精准度极高,除去材料的差异之外,无论是原理还是构造,都和如今的游标卡尺(16世纪左右欧洲人发明的)差不多。
……
因为这一系列超前的制度和发明,所以许多人便戏称王莽是“穿越者”。
可惜王莽太过理想主义,他触犯了豪强大地主的利益,当然会遭到反对。
另一方面,改私人奴婢为“私属”,并不是释放奴婢,而是在法律上使地主拥有私人奴婢合法化,只不过不准买卖罢了。
王莽在“抑兼并”的口号下,垄断了全国工商业。他任用商人为官。这些人与郡县官吏勾结,弄得“府藏不实,百姓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