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向陛下递交状书确实是受了六大盐商唆使,而这次在太子府 ,则是另外两个人策划的!其中之一是一位年轻的儒家学者,他们意图借这些学生制造混乱,趁机刺杀太子殿下。幸亏宫内卫队来得及时,避免了不幸的发生。”他还补充道,现在这伙人依然潜伏在城内,时刻准备下手,随时可能威胁太子的安全。
另外一名儒生还供认,江东的反贼正计划近期抢劫官库财粮,将发动 。
“由于事态严重,属下担心发生意外,所以赶紧来找您。但没找到您,只好先去报告太子。”
“很好,这样重要的情报应该立即上报太子。”听到这里,李斯满意地点了点头,让下属前去传达自然是最稳妥的选择。
毕竟太子的脾气捉摸不定,万一言语不当,全家性命不保。让下属去通报,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反正惹恼太子的话,也是下属遭殃。
“对了,”诏狱令接着传递了一个新的命令,“太子殿下下令,限丞相您明日上午前将这两名幕后操纵者抓获!”
“你说什么?有时间期限?”
“你怎么不早说?”
李斯听说有期限,立刻感到紧张起来。“速去提审犯人!”他连忙催促道。
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地进行了下去。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太子的准岳父,但仍不敢因此自恃甚高!万一惹怒了太子,全家仍旧有被抄斩的风险!
因此,他丝毫不敢耽搁,连忙一路小跑登上马车,焦急地赶往刑狱大牢。
“你是如何得知这些消息的?”
在刑狱大牢里,李斯严厉地问面前的中年儒生。“实不相瞒,我原本和他们两人一同来到咸阳。”
“唆使这些儒生 ,本是我们的三个人的事情,但没想到,他们两人把我推到前面,自己却躲了起来!”那名儒生咬着牙恨恨地说。
他原本想保住秘密,以为这么多儒生朝廷不可能全杀。也许还能有机会活下去。然而,他们刚招供,朝廷立刻下达了格杀令,准备将所有参与的儒生一网打尽。为了保命,他只能交代了一切,希望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这么说来,你也是其中一个头目?”
听到这里,李斯眼睛微微一亮。如果此人与幕后二人是一伙的,事情就好办多了。通过这个人或许能捉住潜入咸阳的那两个反贼。
“没错!”
“我们三人各有分工,那个姓项的人负责联络刺客;我和另一个人因为都是儒家出身,所以负责 儒生起事。可我没料到,我被推到最前面,他们俩却逃掉了,真是算计得够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