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神色严肃地对铁铉说:“这边的事情虽已大体了结,但仍需有人在此坐镇。”
“你为人刚正且心思缜密,本王希望你能留下来稳住局面。”
每一个字都透着对铁铉的信任。
铁铉听了,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
铁铉微微躬身,一脸坚定地回应道:“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只是这其中诸多事务繁杂琐碎,殿下可有何特别交代?”
朱允熥轻轻拍了拍铁铉的肩膀,目光沉稳而信任:“你且按照当地实情和我大明律法行事。”
“若有妄图生事者,莫要手软。”
铁铉再次躬身,大声说道:“殿下如此信任臣,臣必不负所托。”
安排好这一切后,朱允熥便押着衍圣公孔讷踏上了返回金陵的路途。
一路上,孔讷被绳索捆绑着,耷拉着脑袋,全然没了昔日衍圣公的威风。
抵达金陵时,夜幕已然降临。
朱允熥刚一落脚,就被朱元璋传召到御书房。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
朱元璋坐在书桌后,眼神平静而深邃。
朱元璋看着朱允熥,缓缓开口问道:“大孙一路辛苦了。”
“这衍圣公之事,你且细细与咱说说,从山东到金陵这一路上,可还有什么变故?”
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关切,眼神中有着审视的锐利。
朱允熥恭敬地回答道:“皇爷爷,一路并无变故,那衍圣公自知罪孽深重,也不敢有什么异动。”
朱元璋微微点头,又问道:“你打算如何处置衍圣公这事儿呢?”
他这么问,其实是想先在心里有个底。
不管朱允熥做出何种决定,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支持。
朱允熥站得笔直,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杀!”
“皇爷爷,那衍圣公可是天下读书人的信仰,如今他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要是不杀,那些人还以为我们皇家纵容这种事情。”
朱允熥的话语掷地有声,没有一丝犹豫。
朱元璋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他若有所思地说:“大你这想法倒是果决。”
“不过这衍圣公毕竟身份特殊,杀了他,恐怕会引起一些读书人的不满。”
“你可曾想过应对之策?”
朱允熥微微抬起下巴,沉稳地说:“孙儿自然想过。”
“我大明律法公正,不会因为他是衍圣公就有所偏袒。”
“若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就放过他,那才是真正的失了民心。”
朱元璋听后,满意地大笑起来:“哈哈,大孙啊,你果然没让咱失望。”
“你这考虑周全,又不失果断,咱很是欣慰。”
笑声在御书房里回荡。
随即,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那咱就明白了,就按照你说的办。”
“咱朱家的大明,可容不得这种害虫。”
朱元璋的决定一锤定音,这件事有了最终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