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官员点头附和道:“是啊,大人所言极是。”
“我记得还有个朝代想要改革军事,加强边防。”
“可是这一改,兵源不足就像一个巨大的缺口,怎么也堵不上。”
“粮草供应不上就像断了粮的军队,士兵们饿得有气无力;各种问题全冒出来了,还引发了士兵哗变。”
“可咱们大明现在呢?这么多政策同时推行,不仅没有乱,反而一切都井井有条,真是不可思议。”
一位年长些的官员缓缓说道:“老夫为官多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可还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这皇太孙殿下莫不是有什么神助?难道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来辅佐我大明了?”
旁边的官员也忍不住插嘴道:“我看皇太孙殿下定是有非凡的智慧和远见。”
“他推行这些政策之前,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并且针对每个问题都有应对之策。”
他们私下里都在议论,这简直就是神迹。
不少官员都来探望朱元璋这位已经退休的皇帝。
虽然朱元璋距离真正的成为太上皇,其实也就差一个传位仪式,但他的威望早就在每个官员的心中树立起来。
他们还是会定时来探望,一方面是表达对这位老皇帝的敬重。
另一方面也是想从他这里获取一些关于朝政的建议或者看法。
一群官员结伴而来,他们在宫殿门口被侍从通报后,缓缓走进庭院。
为首的官员恭敬地行礼道:“陛下,臣等前来探望陛下。”
朱元璋微微睁开眼睛,那眼睛里透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深邃。
看到来者,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免礼,诸位爱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那官员笑着回答:“陛下,臣等一是来探望陛下圣安,二是想与陛下分享一些朝堂之事。”
朱元璋坐直了身子,感兴趣地说:“哦?朝堂之事?说来听听。”
这些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的把朱允熥的所作所为,以及大明安稳推进全都说了出来。
同时表达了他们对朱允熥的敬佩。
当听到官员们夸奖朱允熥时,朱元璋的脸上洋溢着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他深知朱允熥面临的困难并不小,这些政策的推行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勇气。
而朱允熥能够做到让大明在众多变革中稳步前行,这在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如此甚好,咱虽已退位,但看到大明在孙儿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咱也就放心了。”
官员们继续与朱元璋交谈了一会儿,分享了一些朝堂上的趣事和民间的情况。
比如某位大臣在朝堂上不小心说错了话闹出的笑话。
又或者是民间新出现的一种有趣的手艺。
随后便恭敬地告退。
秋收日,阳光洒在金陵城外的田野上。
朱允熥和朱元璋率领着百官,浩浩荡荡地走出金陵城,前往城外的农田参加秋收。
到达农田后,众人纷纷挽起衣袖,准备劳作。
朱允熥率先走进田间,他弯下腰,动作流畅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