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送往欧洲,路途遥远,海上风险莫测。”
“那茫茫大海,有狂风巨浪,还有隐藏的暗礁,更别说可能遇到海盗或者敌国的舰队。”
“万一有个闪失,这损失可就太大了。这就好比把家中的传家之宝置于险地,臣实在是痛心疾首啊。”
一位年轻的主战派大臣听了这话,立刻热血上涌。
他几步就走到老臣旁边,行礼后大声说道:“大人此言差矣。朱棣王爷、蓝玉将军以及郑和大人在欧洲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宣扬国威。”
“他们面临的困境我们虽远在国内,但也应有所感知。”
“如今我们有了这新式武器和铁甲舰,若能送去支援,必能让他们如虎添翼,取得更大的功绩。”
“这不仅是对他们的支持,更是彰显我大明国力之强大,如此以来还有谁敢反抗,只能一一投降。”
“王爷他们在欧洲,面对的是那些装备精良的欧洲军队。”
“我们的新式武器威力巨大,铁甲舰坚固无比,送过去之后,在战场上定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这就像给他们送去了一支奇兵,让敌人防不胜防。”
“而且,这也能让欧洲诸国看到我大明的强大,从而不敢轻易反抗我大明威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怎能因一点风险就放弃呢?”
户部大臣也站了出来,他愁眉苦脸地说道.
“殿下,臣不得不考虑这其中的花费啊。组建舰队送往欧洲,这一路上的物资补给、人员开销,那可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眼睛里满是对财政压力的担忧。
“首先是铁甲舰的航行需要大量的燃料和物资,这些物资在海上运输过程中还可能有损耗。”
“而且,舰队的人员需要支付俸禄,这一路上的吃喝拉撒都需要钱。”
“再者,为了确保舰队的安全,可能还需要配备更多的护航船只,这又是一笔开销。”
他的声音已经有些颤抖。
“我们现在国内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比如修建水利、改善民生等。”
“如果把这么多钱花在送往欧洲的舰队上,那国内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臣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先顾好国内的百姓,把资源用在国内的发展上。毕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啊……”
但他话没有说完就被朱允熥抬手打断了,说道。
“这位爱卿,我大明国库丰盈岂能被这一支舰队所拖,我知道你对民生挂心,但对我大明而言不过九牛一毛,足矣,无须再虑。”
这位大臣原本还想多说几句,但是抬首看见朱允熥的目光,于是也不敢再说什么。
由此,他也深知朱允熥对拿下欧洲各国的决心和毅力,现在的自己无论说什么都是没用了的。
而且,也如朱允熥所言,大明如今国库丰盈,根本没有花光的危险。
所以如今的担忧不过还是思维没有跟上,害怕如此强大的舰队会掏空大明的根本。
实在是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