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率先回应:“殿下圣明。臣等也深感人手不足,许多研究项目只能逐步开展。若能增加人手,确实能加快研究的速度。只是这人选方面,需慎重考虑。”
杨荣接着说:“殿下,臣以为这增加的人手,需具备一定的学识基础。毕竟机械物理的研究并非易事,若对基础知识一窍不通,恐难以胜任。”
杨溥也点头称是:“殿下,臣同意杨荣兄的看法。而且这些人还需有创新思维和钻研精神,否则只是徒增人数,对研究并无太大助益。”
朱允熥听了他们的话,觉得很有道理,说道:“咱也正是这么想的。那依你们之见,从何处挑选这些合适的人手呢?”
杨士奇思考片刻后说:“殿下,臣以为可以从各地的学府中挑选一些成绩优异、对机械物理有兴趣的学子。这些学子年轻有活力,思维敏捷,经过一定的培训,定能成为研究的得力助手。”
杨荣补充道:“殿下,除了学府,我们还可以从一些擅长手工技艺的工匠中挑选。这些工匠虽然可能没有系统的学识,但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机械制造方面或许能提供独特的见解。”
杨溥又说:“殿下,朝廷中的一些低级官员,若对机械物理有一定的了解或者有学习的意愿,也可纳入其中。”
“他们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养成了严谨的态度,这对研究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朱允熥听了他们的建议,心中有了主意,说道。
“三位爱卿的建议甚好。”
“咱会按照你们的建议去挑选合适的人手,希望在更多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大明在机械物理方面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杨士奇等人齐声说道:“殿下英明,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殿下厚望。”
朱允熥端坐在宫殿的椅上,目光坚定地看着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三人。
他的眼神中透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缓缓开口说道。
“三位爱卿,咱思虑良久,如今蒸汽机的研究虽有成果,但咱深知机械原理的探索还有无尽的潜力。”
“咱决定从咱的金库中出钱,组建一个专门研究机械原理的部门。”
“这个部门将每日专注于研究、探索新的机械结构,咱希望借此能让我大明在机械制造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杨士奇听闻,眼睛一亮,脸上满是惊喜,他急忙向前一步,恭敬地说道:“殿下此举真是高瞻远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