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这话,许壤顿时叹了一口气,“我原本是这么打算的。”
“可是到咸阳之后,才知道张上卿已经成为了阴阳家的少主。
尽管现在阴阳家的力量有所减弱,但仍然是显学之一。”
郑国摇了摇头,说:“成为阴阳家的少主,就真的不能当农家的神农吗?”
他的话中暗藏深意。
“这……”
许壤稍作犹豫,“您也这么认为?”
郑国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大秦的一名水工,这样的事情不要问我,你也不要忘了我来此的目的。”
“明白。”
许壤躬身施礼道,“负责修建水利工程的人力,我已经从扶余人那里调配了出来。”
“有多少人?”
“七万人。”
当初这些从扶余抽调来的人手大多缺乏管理经验,在这里确实有些措手不及。
所幸,张落派遣了几位其他官员来协助处理,情况总算逐渐趋于稳定,如今基本上可以应对自如了。
这次选出的七万人几乎都是扶余男子。
“好吧。”
郑国皱了一下眉。
“时间不等人”
,他说着就打算行动。
“我今天就会带人查看周围地势和水系,尽快拿出具体的渠道设计方案。”
这片地方还是一片荒芜,开发难度要远远大于关中地区。
幸好这边不用担心用水泥的问题,因为没有六国贵族及其残余势力干扰。
在规划完成后,他将留下这批擅长水利工程的农家人士继续工作,而他自己则回楚地。
那边也有重要任务——灵渠以及数万胡人战俘需他亲自照看。
“嗯,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许壤点头称是,“如今茅焦少府正在东北区域做山林规划,与他提前商量下,避免日后再遇到伐 ** 需要反复奏报。”
“好。”
郑国表示同意,“茅少府在哪里?带我去见他。”
回到咸阳后。
巴清开始逐一检查商队、红糖坊的账目,还有昨天新开的炒菜馆的收入,并制定进一步扩展计划。
做完这些事情已经是申时(下午3点至5点),巴清才动身去找即将下班的张落。
“上卿大人。”
她开口道。
张落瞥了一眼,放下了手头上的公文,温和问道,“夫人有什么要事么?”
当天早些时候,他还陪同休到几十里外的一座大规模泥塑制作坊视察,回来后又着手拟写了关于允许典客卿们铸造俑像的上奏给皇帝,因此错过了准时离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