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说易行难啊。以前我在翰林院的时候,指点江山,谈论古今律法,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可如今真到自己来做的时候,却感觉两眼一抹黑,不知从何处下手”,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苦笑。
王冀嘿嘿一笑,笑声中也带着一丝苦涩,“都一样啊,秦大人的要求实在不好办,要让百姓休养生息”。
“还要贴近百姓,不能有太多繁文缛节,那些条条框框不能束缚住百姓,这可真是个难题,咱们还要多多努力啊”。
秦思源给他们的任务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
这律法就像是一座需要精心雕琢的巨大雕像,每一刀都要恰到好处,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模样。
“慢慢来吧,我们时间还有很多,何况战争还没有结束,这个也不是当务之急”,秦天云说道。
就在这时,一阵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他们的谈话。
只见一队手持长矛的人走了过来,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长矛的尖端闪烁着寒光。
这一队人大概五十人左右,个个都是身材魁梧的壮汉,他们的步伐虽然略显生硬,但能看出都在努力保持整齐。
在队伍旁边,还有一个缺了左臂的年轻人。
他面色严肃,声色俱厉地喊道:“把腰挺起来,昂首挺胸,你们虽然不是士兵,但你们也要做好上战场的准备,不要丢了咱们保宁府的脸”。
这个年轻人可能只有十七八岁,面容还带着一丝青涩,但他训斥那些三十左右的汉子时,一点都没有留情。
而那些汉子们听到他的呵斥,却没有一个敢顶嘴的。
他们纷纷挺直了腰杆,原本有些拖沓的脚步也加快了一些,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就像一群被唤醒斗志的雄狮。
“你们要记住”,年轻人继续说道,他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大人已经给你们分了土地,这是天大的恩赐”。
“但是现在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大明朝廷不愿意看到你们能吃饱、能穿暖,他们还妄图将你们重新变成佃户、变成奴隶,你们愿意吗?”。
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不甘,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火,点燃了众人心中的怒火。
“不愿意!”众人齐声大喊,声音如同滚滚雷鸣。
“不愿意!”他们再次呐喊,那声音更加响亮,仿佛要冲破云霄。
民兵们大喊起来,年轻人继续大喊道:“没吃饭吗?我听不见,你们想把土地送回去吗?大点声......”。
他挥舞着仅有的右臂,情绪越发激昂。
“不愿意!”
“不愿意!”
这次的声音更大,冲霄的呐喊声震耳欲聋,仿佛预示着他们的决心,那是一种誓死扞卫自己土地的决心,如同巍峨的高山,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