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4章 风起二(2 / 2)

历朝官员都守土有责,此乃千古不变之理。

可如今汉中府这副模样,若坚守,恐唯有死路一条,若逃离,虽有违职责,却也实属无奈。

城固县县令紧接着站了出来,眼神中透着一丝决然:“知府大人,不若将城中百姓组织起来,一同撤离汉中府,如此一来,人多势众,也好有个照应”。

张宜初微微点头:“也罢,各位且先回去准备,本官在此等候一月,然后离开汉中府,逾期不候”。

众人轰然应诺,此刻他们也没有心思饮酒作乐,皆匆匆告辞离去。

待众人散尽,一位文士悄然走近,眉头紧锁,满脸忧虑:“府台大人,难道我们真就这样一走了之?朝廷法规森严,此举恐遭重罚”。

张宜初再次叹气,声音中满是疲惫与无奈:“不走又能如何?难道要本官像熊宁元那般,投靠保宁府?”。

“否则,便只能沦为保宁府的阶下囚,家产被没收,余生仅靠几亩薄田苟延残喘”。

文士低下头去,心中虽有异议,却也不敢多言。

他可是知道的,熊宁元如今的日子甚是惬意,且极有可能成为开国功臣。

然身为张宜初的幕僚,职责所在,仍忍不住劝谏:“大人,若真如此行事,朝廷那边定不会轻饶,这可是杀头之罪啊,大人是否再考虑一下?”。

张宜初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透着一丝绝望:“事已至此,已无他法,唯有先离开汉中府,待朝廷大军前来,或许尚有转机”。

文士见此,不敢再劝,默默退下。

既已决定离去,他尚有诸多事务需处理,而张宜初此刻满心忧虑,自是无暇顾及这些琐事。

年节匆匆而过,保宁府周边的四府一州皆暗流涌动,人心惶惶。

其中,汉中府最为喧嚣热闹,只因汉中府并不归四川管辖,秦思源因外公李战林之故,对汉中府官员颇为厌恶。

故而未如其他地方那般,对官声尚佳的州县主官进行策反,如此一来,这些官员除了逃亡,似乎已无他路可走。

其实,张宜初为人还算清正,为官数十载,并未有何滔天恶行,令人切齿痛恨。

只叹命运弄人,他不幸背负了前任知府害死李战林的黑锅。

崇祯六年正月初十,三匹骏马如离弦之箭,疾驰在通往成都府的道路上。

马蹄扬起阵阵尘土,骑士们面色冷峻,毫无停留之意,进城后直奔布政使府而去。

张论接任四川巡抚已然四年,这四年间,日子过得颇为顺遂,并未因保宁府之事而陷入困境。

究其缘由,乃是保宁府商业繁荣昌盛,成都府亦从中获益良多,故而,他对保宁府之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他也有苦衷,奢安叛匪肆虐,几乎牵制了四川全部兵马,他又哪有力量去制约保宁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