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队的校场,更是一片狼藉。青壮们被粗暴地驱赶在一起,稍有不满便遭拳脚相加。
负责登记编队的士兵,还公然索要贿赂,“想挑个好点的队伍?拿银子来!”,许多贫苦人家拿不出银子,只能被分配到最苦最累的活儿。
有个叫赵六的年轻人,家中独子,本在城中做些小买卖为生。他被抓来后,心中不忿,嘟囔了几句。
旁边的士兵听闻,二话不说,挥起鞭子就抽:“你个小兔崽子,敢顶嘴!”,赵六的背上瞬间皮开肉绽,他咬着牙,眼中满是愤怒与绝望。
而此时,知府张宜初坐在府衙之中,虽听闻城中乱象,却也无力制止。
他深知这些卫所士兵的习性,平日里缺乏训练,又长期欠饷,早已养成了骄纵跋扈的作风,实在是管不了。
要想这些兵油子卖命,没有好处可不行,他又拿不出钱粮来,只能听之任之。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郑城愈发破败不堪,许多家庭支离破碎,百姓们对官兵的怨恨也日益加深。
城中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仿佛末日来临,杨智渊看着城中乱象,心中虽有一丝不安,但也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
他想着,只要守住城,等朝廷来了,一切都能被掩盖过去,然而,他却未曾料到,这场骚乱正逐渐将南郑城推向深渊。
再看钟义波所在之地,其状况与之前相比简直有着云泥之差。
五千人马稳稳地驻扎于城外,这五千人被巧妙地划分成了四座营盘,其中三座各容纳着一千名士兵,而他亲自统领的则是两千人。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五百名骑兵无一例外全都部署在了他所掌控的区域内。
如此一来,但凡哪个方向出现紧急军情,这些精锐铁骑便能以风驰电掣之势迅速前往增援。
还有令钟义波倍感欣慰的是,此次出征完全无需为粮草和物资担忧。四海商队一路紧随其后,源源不断地将各类军需物品运送而来。
不仅如此,对于其他一些日常所需之物,且他们都是用实打实的金银购买,所以物资的筹备工作进展得异常顺利。
要知道,南郑县的百姓虽不如保宁府的那般富庶,但过去的两年里也算是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如今面对军队的采购需求,大家自然乐意拿出自家多余的物资换取钱财,因此在物资供应方面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
夜幕降临之时,钟义波在自己的大帐里召开会议,这支队伍里所有的千户官全都到了这里。
他的副手,这支护卫队的副统领马军首先问道,“钟将军,我们要不要攻城”。
钟义波摇摇头,“暂时不攻,等火器来了之后再攻城,我们没有功臣武器,也没有攻城经验,先围起来就是”。
“其实我们攻城还是没有问题的,打造一些云梯就是,城里的那些人没有什么战心,用不了多久就能打进去”,马军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