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第66章 学术通信和欧氏几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学术通信和欧氏几何(1 / 2)

“张苍先生,我学会写字了。”

“之前您发来的文稿,我们已经讨论的很详细了。我在这面开设了一个学堂,教授村里的孩子们读书写字算术,如果您同意,我想将这些文稿编辑成一本书,用来教授这面的孩子们。”

在下面,张诚列下了“算术”、“初等数学”两本书的目录。

给欧冶子渊的信件,是另外的内容:

“欧冶先生最近几年和我通信中所写的习题,已经是一种全新的学问了,这一门学问能够测知万物的关系和尺度,我愿意称之为几何学。先生所做的题目,我已分类编辑,成为以下条目,我想将这些内容编纂成书,供张村这面的幼童学习。欧冶先生在这一学术上成就最高,将这一学术完善发扬,我愿意称之为欧氏几何,或欧冶子渊几何学,令后人永远记得先生的成就。”写到这里,张诚嘴边露出一抹笑容,欧氏几何就这样轻轻松松的冠到了大秦人的头上。继续写下去:

“我们村上的木匠现在使用一种称之为刨子的工具,可以推平木板,使之变得光滑。

我们村上使用了一种全新的炼铁方式,我们将煤烧制成叫做焦炭的东西,用来做炼铁的燃料。我们改造了炼铁炉,比在寺工铁作坊里看到的更高,在高炉旁边用砖砌了台子,可以从高炉上方投料进去。在高炉底部有风箱,推拉风箱就有更多的风吹进高炉,看起来火更旺。高炉的铁最后是融化的铁水,这些铁水可以直接用模范浇筑成各种铁器,看起来效果更好。而产量也明显更高了。我们这里只有4座高炉,一个月可以产出3000斤铁。

焦炭的制作是这样进行的。

高炉的图样是这样的。

风箱的图样是这样的。”

在白色的麻布上,张诚用毛笔描绘出风箱、高炉和焦炭窑和刨子的结构图。这些图示和这个时代的绘图完全不一样,都是剖面图。但是相信欧冶子渊这样的大家,能看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