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归人(2 / 2)

这当口,门外的女人们传出一阵喧哗笑声。张诚走出房门来看,却是赵杏儿回来,一般女人们正看着赵杏儿笑,赵杏儿也不知大家在笑什么,都被弄毛了,用手整理自己头发衣襟儿,一扭头,正和张诚四目相视。

“郎君!”赵杏儿惊喜道,紧走两步迎了过来。身后女人们又是一顿爆笑。

赵杏儿两颊绯红,说不出是害羞还是快乐,但是眼睛里的笑意盈盈,她还和小时候一样,一笑的时候两个眼睛就弯弯如月牙一样。进到屋子里,赵杏儿连珠炮一样问起来:怎么回来了,身体可好,在咸阳过得可好,回来能留多久。

“我回来打个招呼,等下还要去馆舍那面和寺工的同仁一起聚一下,晌午和晚饭就不在家吃了。然后下午我要陪他们到车辆厂、木工坊那面转一下。对了木工坊那面我看立起来几个风车,那是搞什么?”

“学校里同学的实践课,觉得木工耗人耗力,就搞了一个风车锯木的方案。也才做成没多久,上次写信给你说给你一个惊喜,这就是了。细节你回头会看到。对了郎君,如果你们去木工坊,那面有个人是不是不方便?”

张诚却忘了这事儿,现在想起来,徐福还在那面呢。徐福这人在咸阳也是大有名气,若是寺工的同仁看到认出,麻烦可也不小。

“这样,杏儿,你安排谁给那位传个话,说我通知他,先到学校这面住几天,给学校临时做个值夜的工作,在学校找间空房先住下,先安置一下,也给公孙尼子先生打个招呼,说是我安排的人,请公孙先生帮助照料一二。”

“我这就去。”

“在家吃过饭再去不迟……”

“不,郎君这事儿关系大,我先安排好。我找经常往来木工坊的同学替我去打个招呼。”

简单安排了家里的事儿,张诚回到村口的馆舍。和几位同仁简单吃了中饭,休息片刻便去车辆厂。

听说车辆厂的工匠们要吃晌午饭和午休,寺工来的同仁们都惊讶——怎么你们张村的工匠是要吃晌午饭的?

张诚才想起来,大秦全天下也都是一日两餐,做工的从早做到晚不休息的。于是笑着解释,说做工务农的都辛苦耗力气,一日两餐怎么受得了,所以张村这面家家户户现在都是一日三餐。

工坊车厂的工匠和各种器械打交道,工作危险,如果长时间连续工作,难免出现事故受伤,因此车辆厂这面要求是每天上午下午各休息一刻钟,中午则除了吃饭还要休息半个时辰。这样才能保证做工时注意力集中。

而铁作坊、炼油坊和烧炭坊那面,虽然炉子不休息,总需要有人在旁边看守,也要采取轮班的方法,让工匠都有充分休息,免得疲倦大意导致事故。这样虽然看起来增加了更多工时,但是由于工作安全性提高、事故少,所以成本还是有节省的。

寺工的作府佐大奇,忙从怀里抽出小本子来,又从发髻上拔下一支小毛笔开始记录。这种把小毛笔插在发髻上的方法,最近在寺工很流行。甚至还有一句特别流行的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不知这话从何而来。寺工的吏员和匠师都习惯有想法或者讨论结果,都随时抽出小毛笔记在本子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