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第33章 始皇帝的儿子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始皇帝的儿子们(2 / 2)

这样啊……

张诚眼神暗了下去。

送走小公主,张诚坐回桌子后面来,开始梳理自己的思绪。

秦始皇的寿命也就在这几天了。如果历史的时间线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接下来就是赐死扶苏,赐死蒙恬。然后胡亥继位,然后咸阳内部就要一轮大清洗,李斯和赵高再恶斗,然后就是烽烟四起。

自己在咸阳的时日,不会太多了。

虽然咸阳是一个热闹的大城市,但是张诚对咸阳并没什么感情。这座城中自己唯一不舍的是整个寺工的工业体系和那些已经掌握了三视图的工匠。如果天下大乱,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寺工整个打包带走——反正刘邦项羽对这些工匠都不感兴趣。萧何只关心户籍簿子、项羽恨不得把这座城一切付之一炬。

带走寺工,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自己眼下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呢?

次日一早,公子扶苏府邸的管事亲自登门等候张诚。

“什么事?”张诚出门的时候吃了一惊。

“府中今日酉时宴会,想邀张府佐一聚。”

张诚一惊。扶苏府也动起来了吗?这都是瞎胡搞,你们现在动起来能有什么用?

“我衙里事毕,就过去。”张诚点点头。酉时刚好自己已经收工,过去看一眼也好。自己进咸阳这半年,扶苏府对自己照应还是挺多的。了解一下府里情况,以后也许能帮助一点?

寺工里的大人物大概也是收到了消息,寺工也弥散着一股子诡异的气氛。但是寺工是一个技术部门,和其它行政部门差别很大,不管皇帝如何,不管谁继位皇帝,兵甲车辆还要继续生产,宫室也还要继续建造。

欧冶子渊还把张诚叫过去,把之前寺工派员前往张村的各种笔记汇总,和寺工令、几位寺工丞、寺工的一众高级官员和当初随行的人员召集在一起,就各人笔记的问题,向张诚一一做了询问。

这些内容在上次出行的过程中,都是公开的,这次备询也只是从张诚角度,对一些发现做说明而已。寺工这面感兴趣的还不在于张村独有的技术,而是张村的一些管理制度。张诚也讲述了这些制度的原理——张村本质上是一个自治的乡村,无论是各个工坊的管事、股东还是工匠,都是张村的村民。彼此相处,不是单纯的雇佣被雇佣的关系,而是以工坊为核心的经济共同体。所以张村一方面关心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关心利润,另一方面也关心所有人的福利。

利益的分配固然要按照资本、能力、付出进行分配,也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健康和需求,还有工匠家庭子女的成长。这就确定了张村的工业体系(张诚是这样说这个词的)具有一定的福利属性,要确保每个人无后顾之忧。

寺工丞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许久,觉得张村的管理思想在寺工并不能复制。

“也还是可以借鉴一些。比如一日三餐、比如提高工匠的待遇、比如确保发明人能够从工坊获得智力股份和收益。衣不蔽体、有今天没明日,总会令人不能完全投入工作。而如果发明人能够从自己发明中得到长久收益,就能促使更多人参与到发明创造,张村的很多新技术都是工匠和我的学生们所创造的。当然,学生们出力很多,所以说多读书学习,对工坊也有好处。”张诚说出自己的看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