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说:“天下正在混乱当中,诸侯都已起事,如果推选的将领不胜任,就会一败涂地。我不是吝惜自己的生命,只怕才劣力薄,不能保全父兄子弟。这是件大事,希望另外共同推选一位能够胜任的人。”
萧何、曹参等都是文官,看重身家性命,怕事情不成,秦朝会诛灭他们的全族,所以都推让刘季。
父老们都说:“我们平时听到刘季许多奇异的事情,看来刘季是该显贵的。而且又经过占卜,没有比刘季更吉利的。”
这时刘季再三谦让,大家都不敢担任,最后还是立刘季为沛公。在沛县衙门的庭院里祭祀黄帝和蚩尤,又用牲血祭鼓旗。旗子一律红色。
少年子弟和有势的官吏,如萧何、曹参、樊哙等人,四处沛公刘季征集兵员,集合了两三千人,攻打胡陵、方与,回军固守丰邑。
相比起急火火称王的陈涉,沛县刘四爷的举动可谓是颇有节制,手里有一个县城,手下有几千人马,却并不急忙忙称王,只是以暂代沛县长官的姿态,进可攻退可守。如果大秦打过来,大可以声称自己是拥戴大秦的,杀死县令这事儿都是沛县这些乡老所为,如果张楚的大军过来,那自然可以带着这几千人马,拥有自己的一个山头。
说起来在秦末这一众英雄之中,刘季已经是年纪颇大的一个了,他的年龄比始皇帝只小了三岁。
而曾经有过秦国亭长这样底层官吏的经历、在社会上游荡打拼了那么多年,人情世故自然精熟,也颇懂得不要太出风头的道理,这一番操作,自是格外精明。
而这一番三辞三让,最后勉为其难的做了沛公,也给足了沛县官吏、乡老们的面子,更是让曹参萧何等人无话可说。这一支力量的核心地位,在整个秦末的混战中坚定无比,也有这一番辞让的原因。
这一年是大秦二世元年,秋,刘季入沛县,斩蛇歃血,挑红旗,自号沛公。
快五十的二流子刘季,后世人称刘邦的,就此拥有了自己第一块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