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不大,精度更是差的离谱。
当时只能通过大面积的齐射来弥补这一缺陷。
有时候甚至不如弓箭手齐射来的有震慑力。
不过也有着造价低廉,且对士兵的要求低,省力等优点,所以才会在军队中也引入了一些火铳的。
而后,在15世纪初,为了简化火门枪繁琐的操作步骤,西方出现了一种叫火绳枪机的东西,也就是火绳枪。
算作是火门枪的进阶版,除了简化了火器操作的繁琐步骤,火绳枪机它本质上是个杠杆,杠杆前一端固定一根燃烧着的火绳,当下压后端时,前端下降,灼热的火绳头伸入火门里,引燃火药从而完成击发。
这个火绳枪在当时很有创意,很快就推广开来了,取代了火门枪。
但是火绳枪的缺陷还是很多,比如击发时过于迟钝,导致精度差,燃烧的火绳容易暴露射手位置,在潮湿天气火绳会熄灭等问题。
于是,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在想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击发方式来替换火绳了。
早期的火绳枪比起火门枪而言,除了手感的优化外,在威力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于是又研发出了火绳滑膛枪。
本质上而言,他还是属于火绳枪的范畴中。
但为了和前面最原始的火绳枪以作区分,这种枪则被称作了滑膛枪。
自从这种枪械出现后,盔甲其实已经无法再抵挡他所造成的伤害了。
而且由于当时的弹药都是以铅弹为主,一旦射击中了人体部位,经常会导致巨大的创伤,伴随一些碎片等杂物,甚至能破坏到需要截肢的程度。
最初的时候,滑膛枪比较笨重,有1.8m长,重约7-10kg,极其不易携带与使用。
但经过改良后,滑膛枪的重量减轻到了4kg以内,枪身长度也缩减到了1.25m以下,成功的变成便携式武器。
除了威力大的特点外,这种枪的射程也有至少200m的范围。
不过在精度和射速上已经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
子弹一旦飞出50m以外,基本上就已经不受控制了。
熟练的枪手也需要两分钟左右才能进行二次发射。
不过这种缺点倒是可以通过列队和齐射来解决。
这种被明清时期称作鸟铳的枪,对于火铳而言已经算得上降维打击了。
甚至已经可以做到取代弓箭手的地步。
再往后发展,就是燧发枪以及近现代的枪支结构。
以大明当前的科技点数来说,制作近现代的枪械较难。
就说击发枪所需的击发药雷酸汞就不容易研制出来。
原料很简单,就三个:金属汞,硝酸和乙醇。
金属泵和乙醇好办。
前者是水银,后者是酒精,都是那个时代就有的产物了。
老道士经常用水银炼丹,虽然珍贵,却也不算罕见。
唯一的难点在于硝酸,制作方法在现代看来很容易,但在当时却很难办到,尤其是要达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程度更是难上加难了。
大明起码得有化工基础吧。
就算制备出来了,子弹和枪管又成了难题。
这又需要涉及到钢铁工业等致使。
所以,拔苗助长的大明,目前能达到的枪械巅峰,是燧发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