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第203章 等我燧发枪出来了就去练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3章 等我燧发枪出来了就去练手(2 / 2)

曾经的什么铁匠户啊,木匠户啊的身份一下子就高了许多,服徭役也改成了由国家补贴一定的份额,这大大增加了这些匠户们做工的积极性。

此外,还有专人一段时间内给他们进行突击学习。

有了拼音的存在,至少认字是简单的多了。

只要能基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字也就够了,其他的没必要,又不是考科举。

最重要的还是对于自身行业系统性的学习。

由于老朱搞出了个什么考试制度,限制在每个行业之内的竞争,搞得好的,能捞个一官半职的做。

虽然现在各匠户籍的身份都提高了不少,但自古以来做官都是最大的诱惑,这些家伙们的积极性别提有多高了。

一杆燧发枪的重量在4到5kg左右这个样子,其中去除了枪身枪托这些不需要铁的地方,大概需要3kg左右的铁,那按照原铁翻一倍的量来算,也就意味着一杆枪需要铁6kg左右。

洪武年间按照年产钢铁9000吨来计算的话,不考虑其他因素,一年都能生产近百万支枪。

而且这种东西并不复杂,有了流水线之后,大概一个月就能制造完成。

再算上工匠资源和生产线这些因素,一个月正常的产量大概在个几万,倘若开动马力全速生产的话,十几万也不是问题啊!

朱元璋和朱棣稍微一计算,瞬间吓了一跳,原来我自己这么强吗?

看着他们惊讶的样子,姜饼却笑道:“这才哪到哪啊,等到工业化搞起来了,那才是真正需要大规模用铁和钢的时候,不只是这些,其他各种金属矿的产量也得跟上,任重而道远啊!”

也是,听到这话,原本二朱还有些激动的情绪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其实大明的钢铁产量,在世界上一直都是遥遥领先的,甚至到了崇祯年间,一年的产量更是提到了十几万吨,比起后面的满清来说不知强了多少。”

姜饼忽然又提了一嘴,本来只是在静悄悄的听着两位祖宗和姜先生谈话的崇祯忽然听见自己的名字,忍不住有些尴尬,不过众人却顾不上他了。

朱元璋道:“姜先生,这崇祯年间的产量是如何提升这么多的?”

姜饼道:“很简单啊,除了刚才说的什么炒钢法之类的东西外,更重要的是开采的铁矿资源变多了,不过在工业化之前,这应该能算得上人力的极限了。”

大明主要在于体量大,人力资源也很多,才能有这么夸张的数据的,像欧洲那些小国家,你除非让他进入工业化时代,否则拍马也赶不上啊。

好嘛,说来说去,最终又落到工业化这一点上去了。

朱元璋和朱棣都有些失望。

看来,在完成工业化之前,能达到这种程度就是瓶颈了。

可他们也不气馁。

现在离真正的极限还差了不小的距离呢。

在这之前,各方面都做到极致以后,等到工业化一开始,那瞬间就是爆发式的增长,完全不用急。

这时,朱棣忽然提道:“崇祯啊,说起来我这边大方向上已经搞的差不多了,等回去造他几万杆燧发枪出来,就带着新军去你那个时空里练练手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