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鑫班和昭华戏楼签了契,以后就不用风里来雨里去、朝不保夕的过日子了,班主还感叹,带了一辈子徒弟,哪曾想随手捡的小孩是最有出息的。
别的都好说,他带了阿琅十几年,竟不知道阿琅还会写剧本。
叫什么老猫猴子、蟑螂精、蜈蚣精……
精怪就精怪吧,改改也能用。
阿琅担任着凫水官,不方便出面管理戏楼,戏楼的事情一切都由崔曼曼照管。
崔曼曼突发奇想,收留了一批小乞丐,给他们吃饱穿暖,请人教他们习字算数,按照天赋,到昭华戏楼做事。
刚好,水兵们也有一批伤残兵,阿琅看他们日子过得挺惨,没忍住,教了他们一手钓鱼的本事,脑子活泛的退下来后,到昭华戏楼当了“保安”。
世上总会有一些人是不长眼的,有退下来的兵丁们镇场子,闹事的都少了。
再加上,荣鑫班忙的时候,水兵们还能赚一份跑龙套的钱。
都伤残了,也不在乎什么了,反正也不入籍,有银子赚就行。
水兵们:戏楼进了,戏也学了,可戏班不教凫水呀,颜凫水官究竟是在哪儿学的凫水?
懂了,班主他藏私了,只教自个儿捡来的,不教外来的。
被水兵们问起时,班主冤枉坏了,“这和捡孩子有什么关系,我也不会凫水啊!”
水兵们那怀疑的眼神,盯得班主浑身发麻。
无论他怎么解释,水兵们都不相信。
班主被问烦了,怒了:“我究竟怎么做你们才相信我说的是真的!”
水兵们冷哼,看在自己的龙套角色还在班主手里攥着的份上,也不好说些难听的。
只是委屈巴巴的抱怨:“你们唱戏的,天生就会演……”
班主吓到后退,怎么感觉这群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的性格,有些熟悉呢。
……
七年后。
昭华楼成了府城中最知名的戏楼,原本半死不活的荣鑫班又多了一群孩子,都是崔曼曼收养的孩子,一部分聪明孩子成了管事和账房,大部分资质一般的孩子成了跑堂和帮厨。
其中不乏几个读书天赋绝佳的,由崔曼曼专门资助。
有运动天赋和身体条件好的,要么当了水兵,要么被班主挑走,大家各自有了出路。
颜沛文天天嚷嚷着自己要死了,却面色比谁都红润,当初偶发性的呆病再也没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