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家里遇到需要有人签字确认重要事务的时候,又或是面对一些书面文件而大家都茫然不知所措时,能够站出来挑起这个担子的总是黄父。
他能够轻松地理解文件中的内容,流畅地签下自己的名字,那一刻,他的学识仿佛一道光,照亮了家庭在这些事务面前的迷茫。
而且,在整个村子里,黄父也享有一份特殊的尊敬。
因为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代表之一,村民们在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文字问题或是需要一些知识层面的建议时,总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黄父,带着敬重与信任前来请教。
这让黄母偶尔也会在心底泛起一丝疑惑,难道读书真的只是自己想象中那般无用吗?
但这种念头往往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又被生活的现实压力所淹没。
在村子里,一旦有需要选派代表前往外面参加会议的情况,黄父必定是众人心中首屈一指的人选,是那支外出队伍里不可或缺的关键一员。
可在黄母的眼中,这些外出开会的经历纯粹是在消耗时间与精力,完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她看着黄父为了这些会议忙前忙后,准备资料,却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心中满是不解与抱怨。
在她那朴实而又现实的世界观里,有这些时间,不如多在田地里劳作,多种些庄稼,多养些家禽,为家庭实实在在地增加些收入才是正途。
当然,黄母内心深处虽然对孩子接受过多教育持有反对的态度,但出于对家庭和谐以及对黄父一家之主地位的尊重,她还是选择默默支持黄父让孩子们读书的决定。
只是,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与无奈。当三个孩子陆续升入初中后,令人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了。
他们仿佛约好了一般,一个接一个地选择了辍学。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黄父黄母措手不及,原本对孩子们未来的规划与憧憬,在这一刻都化为泡影,徒留满心的失落与困惑,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才导致孩子们如此轻易地放弃了学业。
大哥超明刚步入初二的学业旅程,便毅然决然地向学校递交了自动辍学的申请。
而秋婵,同样在初二的关键时期,心中对读书的热情悄然熄灭,再也提不起继续学业的兴致。
年纪最小的弟弟超远,更是仅仅读完初一,便决然地告别了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