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依旧坐上了来时的牛车,车上差不多坐满了人,几人坐定后,车夫却还没甩杆子,一瘦杆子似的妇人不满的催促道:
“牛四,别等了,王大丫肯定不来了。”
“在等等,都是一个村儿的,这么远的路,她一个姑娘家家的。”牛四说的有些小声,显然有些底气不足。
“呸,谁不知道你那点心思,是瞧着人家能干,想给你家大牛说亲了吧,你也不掂量掂量,王大丫那么好一闺女,愣是被王家的给拖这么大岁数还没嫁,不就是指着这闺女能卖个好价钱,给她那俩弟弟娶媳妇的。”瘦妇人讥讽道,显然是瞧不起她嘴里的王大丫一家。
“唉!多好的姑娘呀。”牛四叹口气,一屁股坐上板车前头,扯开牛神,准备出发。
“牛叔,等等我。”
城门口奔跑过来穿碎花衫子,扎大麻花辫子的姑娘,脸蛋红红的,喘着粗气,显然是跑的有些急了。
王大丫跑到车边,给牛四五文车钱,这才绕到车位准备上车,许是急了点,上车时脚下打滑,险些摔仰下去,坐在车尾的朱二毛手快拿了一把,才没甩下去。
“谢谢,谢谢。”王大丫脸红到脖子,低着头道谢。
“呸。”瘦妇人朝外吐了口痰。
“都坐好了,出发了。”牛四瞪了眼妇人,一扬鞭,缓缓启动。
官道清幽,时而擦身而过几辆马车,也有不少行人背着背篓走路,车上几位妇人开始聊起各自生意好坏来,王大丫上了车就有些失神,默默坐在车尾。
“大丫,今日没卖完了。”身旁的一妇人关切的问道。
“嗯,今日我走了好几个地方,就买了三双鞋子。”王大丫神情落寞。
“唉!天气暖和了,愿意买鞋的也就少了。”妇人摇摇头轻声安慰道 。
“没事,等十五庙会的时候我在去卖,应该能卖出去的。”王大丫笑着回道,眼里是倔强跟不服气。
朱七七坐在两个哥哥中间,一会儿看看风景,一会儿看看同车的古人,听了一路,大概猜到这个姑娘的处境,听她这么说着,对着个面对苦难的生活还能保持乐观心境的女孩有了些好感,看向王大丫面前的背篓。
千层底纳的密密匝匝,黑色的布面干干净净,鞋型做的也不错,倒是好鞋,转念一想到书院门口的那个小丫鬟,看着也不是富贵人家,都穿的是绣花的小鞋子,显然,这王大丫是没搞对市场。
朱七七在看了看自己崭新的鞋子,都是白氏做的,虽然没有王大丫做的好看,却也不缺,在看朱二毛,朱三毛叫上都快磨成洞的单鞋,显然两个伯娘没啥空闲做鞋子,随即问道。
“姑娘,你背篓里的鞋子都有啥尺码,有我哥哥们能穿的不。”
朱三毛无所谓一双鞋子,小妹想买就买呗,以前小妹花钱也不省的,朱二毛却阻止道:
“小妹,我们不用买,娘会给我们做的。”
王大丫原本点亮的眸子又暗了下去,不过还是笑着回了朱七七的话。
“妹妹,我这里有好些大码鞋子,也有小码的。”把背篓朝朱七七那边倾了倾。
朱七七瞟了眼自家二哥,不予理会,伸出手从过背篓里拿出一双大鞋,给朱三毛比了比,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