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用习惯的方式,循环着每一天的事情,继续走下去。
工人们还是日复一日的工作。村里乡亲们已经开始在忙秋收了。
八月十五之前已经有村民收好了庄稼。还有一些人家,种的庄稼晚一点,还没有熟透。
其中包括:玉米、花生、地瓜、黄豆。
牛婆子家的玉米长得特别饱满,玉米粒就像一颗颗金豆子似的。
她站在自家田地里,望着还未完全收割完的庄稼,脸上洋溢着憨厚的笑。
她大儿子一家小儿子一家都来帮忙收庄稼。彩霞和孔春花也跟在后面捡漏帮忙。
而徐婆子家,因为大儿子刘大勇被捕坐牢没有回来,人手不够,收花生的速度就慢了些。
她二儿子刘大刚在刘大勇被抓的第二天,就和媳妇孩子出去打工了。自家的地也不管了。
她大儿媳妇带着孩子回娘家就一直没回来过。
徐婆子心肠软,又善良。在村里与人也很和睦。邻居们见状,纷纷自发前去帮忙。
大家一边拔着花生,一边唠着家常,热闹的话语冲淡了徐婆子内心的焦灼。
村里的孩子们也没闲着,跟着大人们在后面捡遗漏的地瓜。
有个叫小虎子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弄了一脸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远处开来一辆拖拉机,原来是镇上的粮商来收购早熟的农作物了。
村民们围上去,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时候,整个村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每一个人都在忙碌着,感受着收获带来的喜悦,也延续着乡村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传统。
孔祥东家的庄稼在中秋节前已经收完了。
当时是孔通明穆淑云、云丫来帮忙收的。周彩云只在家里负责做饭就可以了。
现在来老宅帮忙,还是周彩云负责做饭,烧水。他们所有人下地干活。
孔通明老当益壮一点也不比孔祥东干的少。穆淑云速度也跟的上。
只要小云丫,干一会儿喝口水。又干一会撒泡尿。来来回回休息了好几次。
穆淑云好奇问她“云丫,你今天咋回事,怎么老是喝水撒尿的。”
云丫苦着一张脸说道:“还不是二舅妈做饭太咸了,我渴的厉害。”
孔祥东无奈苦笑。
穆淑云担心道:“渴了就多喝点水,现在好点了吗?”
想了想又道:“今天回去我就和你二舅妈说说,让她少放点盐。”
云丫道:“好多了,喝了很多水了,感觉不这么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