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年号洪武,史称明太祖。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一系列国家大事接踵而至,其中最为紧迫的便是修建皇陵。作为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深知皇陵对于王朝的重要性,它不仅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与永恒,更是国家安定与繁荣的象征。因此,朱元璋决定亲自参与皇陵的选址工作,以期找到一个能够福荫子孙、永保大明江山的风水宝地。
朱元璋深知,风水之学博大精深,非精通者不能为之。于是,他召来了当时最负盛名的风水大师刘基(刘伯温),令其负责皇陵的选址与规划。刘基,字伯温,自幼饱读诗书,精通天文地理、兵法谋略及风水术数,被誉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奇人。
刘基接到任务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率领一支由风水师、工匠和士兵组成的队伍,遍访江南各地,寻找最佳的皇陵选址。他们考察了无数的山川河流,测量了无数的地形地貌,却始终未能找到令朱元璋满意的地点。
一日,刘基独自登上紫金山(今南京钟山),俯瞰山下,只见群山环抱,地势起伏,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刘基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正是风水学中所说的“龙脉”。龙脉之地,聚气藏风,是修建皇陵的绝佳之选。
然而,刘基并未立即向朱元璋汇报,而是决定再进一步考察。他深入紫金山腹地,仔细观察山川走势,测量龙脉的起伏与转折。他发现,紫金山不仅龙脉清晰,而且前有照山(即梅花山),后有靠山(即天宝山),左右有护山(即青龙山和白虎山),形成了风水学中的“四象”格局,堪称完美。
此外,刘基还发现,紫金山下有一处天然的水池,名为燕雀湖,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群山之间。刘基知道,这处水池正是风水学中的“明堂”,能够汇聚天地之气,为皇陵增添无限生机。
经过数日的深入考察,刘基终于确信,紫金山下就是修建皇陵的最佳地点。他立即将这一发现向朱元璋汇报,并详细阐述了选址的理由和依据。
然而,朱元璋听后却并未立即表态。他深知,修建皇陵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关系到大明的国运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因此,他决定亲自前往紫金山下,亲眼看看这块风水宝地。
朱元璋在刘基的陪同下,来到了紫金山下。他站在山顶,俯瞰山下,只见群山环抱,气势磅礴,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然而,当他看到山下的燕雀湖时,却皱起了眉头。他担心,湖水可能会影响皇陵的稳固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