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东门之外的赵字营中,夕阳西下,金黄色的余晖洒在每一个角落,却照不进众将士心中的阴霾。
“这日子,何时是个头啊?”一个士兵低声嘟囔,声音里满是疲惫与绝望。
“哎,要是刘隆那小子能带回粮食,咱们也算有救了。”另一个士兵接话,但语气中却带着几分不确定和担忧。
主帐内,赵峰眉头紧锁,来回踱步,心中也是焦急万分。他深知,若再无粮草,士气将彻底崩溃。
“将军,刘隆怕是回不来了。”骆豪勇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他毕竟年轻,经验不足,这趟任务太过艰难。”
赵峰闻言,目光如刀,直射骆豪勇:“你此言何意?莫非是在盼着我赵字营出乱子?”
骆豪勇一凛,连忙辩解:“将军误会了,我只是担心……”
话未说完,营地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打断了他的言语。
众人纷纷走出帐篷,只见远处一队马车缓缓驶来,车上满载着沉甸甸的粮草,为首之人正是刘隆。
“是刘隆!他回来了!还带着粮草!”士兵们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赵峰也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快步走向车队,亲自检查起粮草来。每一袋粮食都沉甸甸的,质量上乘,没有半点掺假。
“好!好!刘隆,你做得很好!”赵峰当众表扬,声音洪亮,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到,“你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带回了如此扎实的粮草,当记一小功!”
士兵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对刘隆和傅山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赵峰并未立即让士兵们开始煮饭。在这乱世之中,凡事都需谨慎。 他不敢确认刘隆所带回来的粮食是不是别人故意掺了毒药送过来的。
他命令士兵每袋粮食都取出一碗煮煮熟,待确认粮食无毒后,才让剩余的人开始用餐。
夜幕降临,营地中终于飘起了久违的饭香。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大口吃着杂粮饼,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
赵峰看在眼里,心中也颇为欣慰。
这一夜,刘隆不仅解决了粮草问题,更挽救了赵字营的士气。
用罢餐,赵峰于军帐中单独召见了刘隆。他端坐于案前,眼神深邃地凝视着刘隆,沉凝开口:
“刘隆,你今日之举,令我目睹了你的胆识和能力。你不但敢于承担重任,且能于困境中觅得解决之法,实乃难得。”
刘隆恭敬地垂首,心中却不禁窃喜。
自己此番算是押对了宝,此次的表现着实令赵峰另眼相待。
“我听闻你家中尚有双亲及兄弟姐妹,你进城后可曾归家探望?”赵峰忽地话锋一转,问及刘隆的家事。
刘隆一怔,旋即如实答道:“回将军,我并未归家。此行任务紧迫,我不敢有半分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