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陛下时隔多日,已经完全将他抛到脑后了。
赵高心里一阵悲凉,陛下现在都不知道问问他在外如何?
也不问问他怎么回来了。
想到这,赵高站起身,走到李斯身边。
黎姜心里也一紧,是因为她见识到了嬴政对赵高亲昵的态度。
【虽然高了高出去了大半年。】
【但仿佛他又从没出去过。】
【看看政哥对赵高的态度,亲昵又不失亲近。】
【好像高了高就该呆在他身边一样。】
【这样可不行啊!】
【都已经将赵高支出去那么久了,政哥怎么还对赵高这样呢?】
嬴政正听着田房说大概多久能做出一辆蒸汽马车,这马车大概成本是多少。
就听脑海中再次响起黎姜的腹诽。
他脚步一顿,总不能说,根本不是黎姜想的那样的,他实在是忘记了赵高干什么去了。
身后的赵高也在和李斯窃窃私语。
“怎么就开科考了?”
赵高斜眼看向黎姜的方向:“这一路上,听闻开了科考,在下还以为你们能阻止陛下呢。”
李斯双手交握放在腹前,他斜斜的看着赵高,没吭声。
赵高见状接着道:“在下可是听说李廷尉想要将小儿子举荐入宫,想再迎娶一位宗室公主。”
看着李斯陡然突变的表情,赵高心里不屑冷哼。
自从陛下将大公主许配给李由(李斯的儿子),李斯好像就打定主意,再给小儿子也娶一位公主。
只可惜,现在举荐这条路,被科举堵死了。
“你当我们没反对?”
李斯不屑的冷哼:“早知道赵侍郎愿意去东胡等地耕地,那说什么在下都要阻拦陛下开科考。”
他们在朝的大臣,哪个没反对?
谁不知道一旦开了科考的先例,那就再也不会有举荐当官这一说了。
可黎国师就在朝中淡淡问了一句。
“谁愿去东胡等地开垦农田,大力发展东北。”
谁愿意?
谁脑子进屁了?
放弃在咸阳做官,去东北耕地?
于是朝堂中的众人都不说话了…
“人家国师说了,选的是海军,是能去东胡,扶南等地耕地的农官,是能去那两个环境恶劣的苦寒之地做官的人。”
李斯嗤笑:“趁现在还没开始最后一场科考,要不要在下去找陛下说说。”
“让赵侍郎去那东胡等地耕地去?”
“那就选农官就是了,何必……”
“国师说了,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要选就一起选了,要么就都不选,在朝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