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厂的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已经开始,由韦方和十多个工程师带着新招来的技术工人日夜加班干着。
预计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电子厂所有产线改造工作和员工培训。
生产线改造完毕后,所需要的人工岗位将减少三分之二。剩余的工人王铭洋也没打算裁减,他计划着让陈明继续租更多的厂房,上更多的智能生产线,让这些培训合格后的工人继续留任。
进入09年后,深城的普工工资普遍上涨,很多工厂开始喊出生产自动化的口号,这也是推动王铭洋进行生产线智能改造的原因之一,要想保持住竞争优势,技术就不能落后于人。
电子厂里的工人数量达到两万之后,王铭洋让陈明停止了招聘,至于后续如何,需要等所有的生产线改造完毕再说,目前产能不足部份继续让亚迪电子代工弥补。
王铭洋和陈明不是不想继续扩大电子厂规模,只是现在租的厂房都是之前其他工厂退租的,东一栋,西一栋,甚至后来的厂房分布在其他的工业区里,管理起来不方便。
比如现在的机械加工厂,随着人数的增加,已是占据了一整栋三层楼高的厂房,早就搬出了最初的地方。
王铭洋在机械加工厂的专用办公室和那台装有辅助设计系统、价值过百万元的服务器都在三楼的无尘隔间里。
带着陈明和黄升在电子厂车间里查看了一番韦方等人正在进行的手机生产线改造,王铭洋表示满意。
他鼓励了大家几句,说今晚请大伙搓一顿,让正在干活的众人火力高涨,干劲十足。
招呼着韦方和几个搞研发的技术骨干离开电子厂,王铭洋等人到一百米外的机械加工厂这边。
在三楼的研究室里,王铭洋交待了身后的众人一声:
“你们先坐会,喝喝茶,等我看完这段时间收集的数据资料,再一起开个小会。”
“好的,王总,您先忙。”
打开自己的手提电脑,连接上辅助设计服务器,王铭洋把韦方等人这段时间收集的数据都调了出来。
这些数据已被服务器上王铭洋编写的智能程序初步处理过,让他现在的分析工作简化了不少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也是王铭洋当初要构建智能辅助设计中心的原因。
他一直有种感觉,人工智能辅助研究和设计的出现,会大大加速人类的科学发展史,只是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而言,要想达到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但这正是王铭洋一直为之努力的方向。你不踏出第一步,永远达不到你想要的。